“這麼快?”
“對啊,當時說是要搞一些旅遊,把路況修好一點,結果呢?
這旅遊沒有搞好,這跑貨的生意倒是好了不少。”
“哦,這有什麼關係?”
黃瑤遠迷糊中醒來,看著這一路的水泥路就跟老萬師傅兩個聊了起來。
“你不知道吧,做西南生意的大貨車,基本上都是長市的最多,這裡的人跑車的也很多。
甚至有些人就直接把貨拉到渭市的火車站,然後這邊進行分發,省錢不說,還快。”
“哦。怎麼省錢了?”
黃瑤遠一臉不解地問道。
“你想啊,你去貨運站,是不是得雇車去拉貨。”
“對。”
“你雇車當天能不能拉到貨,還不一定吧。”
“對。”
“那是不是要去倉庫放一下。”
“對。”
“那人是不是要去住一晚或者好幾晚。”
“對。”
“所以費用是不是省下來好多。
而且做工廠的,這邊有很多外省的,他們的錢可都是自己的錢,所以能省則省,不能省的,都是國營的。
管他的呢?
反正用的不是他們的錢,而且他們還不會叫車,等他們自己供銷社的車來了再拉。
不僅耽誤時間,有些貨根本等到時間就爛了。”
“還有這事兒?之前倒是沒有聽過?”
黃瑤遠說道。
“這有什麼?如果是時令水果蔬菜,絕對運不過來,也運不出去。”
“這倒也是。”
“不過有些供銷社,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有些蔬菜運過來,十多天了,還新鮮的很。”
“是嗎?是不是用了保鮮技術啊?”
“這個不知道嗎?不過有些貨車師傅說,這玩意,居然能保存這麼久。”
“那有可能,就是不知道他們用的什麼保鮮技術了。”
“哈哈哈,這可是人家的商業機密,誰知道呢?”
“說得也是,人家的秘密可不是我們能夠知道的?”
“也是,對了,老萬,你跑車多少年了啊?”
“差不多十年了。”
“十年了,你六幾年就開始跑車啊?”
老萬是一個熱心腸,40歲,做了這麼久的司機,一身的病痛也是難免的。
這可是一位老司機,對於路上很多地方風俗人文地理啊,估計都要比一般的學者知道的都多。
“是啊,那個時候的貨車,更難開,比現在這車都要費事兒,而且有時候還找不到加油的地方。
車上還得隨時備著。
記得當時我跟著我師父跑車的時候,專門跑渝市那邊,那全是山路,有好多地方就兩邊是石頭,中間還有一個坑,就像水溝一樣。
稍微不注意,車子就掉進去了。”
“那鍛煉技術啊。”
“唉,現在我都不太敢開那種路,掉進去兩回了,心都被嚇怕了。
特彆是那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那才叫老火,
甚至有時候撒泡尿都不敢。”
老萬看著車前方,嘴巴不停地咕嚕咕嚕地說。
“哈哈哈,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說這話的居然是老許同誌,這小子從上車開始睡,這回兒算是睡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