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醫生下海!
2月,開春的好季節,南方回暖,萬物開始發芽的好季節。
而對於北方來說,二月並沒有什麼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雪開始慢慢化了,導致這天更冷了。
冷不嗖嗖的,剛坐在地上,現在屁股都涼涼的。
好在墊了幾塊石頭,不然真有點挪不動屁股了。
二月,對於北方來說,特彆不友好,連棵菜都沒有,隻能看見長出來的麥苗,野菜啊,想都不要想了。
都薅光了,不然也不至於吃土了。
一般交了糧之後,剩下的按照生產隊的總收入來分配糧食,如果那個生產隊的糧食不夠,那就所有人都分配少一點。
還有一部分留作糧種,是不能動的。
“許大爺,你彆說,你看今年的莊稼是真的長得好。”
“是啊,看著心裡得勁兒。”
老許和老黃兩人都跟著坐在牛車上,本來就不遠了,走過去嫌馬上,坐車,已經很累了,想透口氣。
索性坐牛車,得勁兒。
不過這晚風一吹,真冷
“不過,這好是好,還要看老天爺賞不賞飯吃了。”
許大爺也頗為無賴地說道。
“怎得?這樣好的莊稼都不能有好收成?”
“去年剛楊花不久,就來了幾場雨,差點沒有絕收了?”
“唉,這天氣也算是離了奇了。
該下雨的時候不下,不讓它下的時候,非要一個勁兒地下。”
“可不是就這樣嗎?使勁兒折磨我們。”
“我們都是來還債的。”
幾個人聊天倒是時間過得快,轉眼就要進村了。
黑燈瞎火的,借著月光,倒是能看見這個村子的大概輪廓。
“這裡可真平啊,比我們那山卡卡要好得多。”
許建國都忍不住讚歎一句。
傳省多山,那是毋庸置疑的,問題是還河流多,稍微這雨下大了,就是大水,還有可能泥石流。
真是哪個地方都不得好一樣。
“之前我倒是去過一次傳省,那裡真是多山多水,挺好的啊。”
“許大爺,你還去過傳省啊?是哪裡?”
“江市,就在市區裡拉了貨就走了。”
“哦,你去哪裡拉什麼貨啊?”
“那個時候,能拉什麼貨?”
許大爺繼續趕著車,並沒有再回答他。
前麵的馬燈跟著一晃在這黑暗的村莊中,一點聲響都沒有。
連隻狗都沒有。
太特麼嚇人了。
隨著汽車在前麵突突地停了下來。
這個村子是依靠著這條國道而修建的,大部分都是泥土房子,沒有看見一家用的紅磚修的。
真是窮啊,這是國道啊,這麼好的資源,為什麼就過得這麼窮啊。
比起他們公社,這怎麼差彆這麼大啊。
老萬把車停下,拿著手電筒,帶著小孫就下車了。
等黃瑤遠他們下車之後,從車上搬下來三袋大米,這都是打過殼子的。
幾人把東西搬到牛車上,然後眾人下車,跟著牛車進入村子中央,這裡有一個大壩子,估計用來大麥子和曬東西用的。
挺寬敞的。
隨後,許大爺進入一間房子,然後拉起手電筒,打開喇叭,吼了一嗓子。
一會兒功夫,在大壩子處就圍了一圈人。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著實不少。
然後在許大爺的安排之下,大家架起了鍋,然後拉出一袋米就是煮稀飯了。
還有一些人家不知道在哪裡去搞了一點野菜嘎達,然後洗乾淨,放進裡麵一起煮。
分了十多個鍋煮,一口大鍋根本不夠造的。
“許大爺,你們大隊有多少人啊?”
“五百多人,除了去當兵的,還有讀書的,基本上都在這裡了,還有一些無法下床的,都來了。”
一個生產大隊五百多人,跟他在西北那邊差不多,人太少了。
“這麼少啊?”
“這也沒有辦法啊?多了還養不起呢?就這樣我們都沒有糧食吃,再多更要討飯了。”
“討飯,我覺得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