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不過遇到這樣的情況也不少,隻是後來的發展超乎了大家的想象而已。”
“後續怎麼了?”
“先說劉醫生把棉花遺留在那名女子體內之後,差不多第二天早上醒了過來,也是生了一名女孩。
兩個人都住在一間房。
可能倆人都無依無靠,所以倆人很快成為無所不談的朋友。”
馮醫生說到這裡停了下來,似乎是陷入回憶之中,無法自拔。
馮醫生想過之後又說道
“黃醫生,你說我們成為醫生是為了什麼啊?”
“懸壺救世談不上,救死扶傷還是有的。”
“對,談不上多麼高大上,但是也有一份做人的底線與良心。
你知道嗎?
就在她們住了三天之後,按理說,如果他們是順產的話,三天過後就可以出院了,但是她們是剖腹產,那麼就應該多住幾天。”
“對啊,不然她們的身體和傷口出現問題不能及時就醫就麻煩了。”
“是這個道理,但是那些個家屬怎麼就不聽呢?
就在第三天的晚上,那個四十歲婦女的家人來了,說是她老公,也是四十多歲了,滿臉滄桑,真的,就是隨便大街上一看,就能找出來的那種。
真的跟他的年齡不相符,不了解的還以為是她的父親呢?
他來的時候,還帶著一個四歲的小姑涼,穿著補滿補丁的衣服,這大冬天的,連雙鞋子都沒有。
就連他也隻是穿了一雙草鞋來的。”
“那他們怎麼跑到市醫院來了呢?”
“所以當時我們就很納悶,如果真是生產大隊的,為了生孩子近便,也會選擇衛生院或者縣醫院,為什麼跑到市裡來呢?
這個我們到後麵都沒有搞清楚。
他來的時候,就準備把老婆孩子接回去,當時我們就跟他說,現在產婦的情況還不穩定,需要再過兩天,觀察觀察,不然落下病根,以後怎麼辦?”
“他沒有同意?”
“對,當時我們醫生還是很多護士都來勸,但是他還是一意孤行,最後那個女人帶著孩子,連夜出了院。
當時大家都唏噓不已,這都什麼人啊?
而且連費用都沒有結就走了。”
“這年頭,大家都不容易,如果真有什麼難處,讓他們生產隊的隊長打個條子也行啊。”
黃瑤遠也知道這種情況,在這個時代是比較常見的,畢竟老百姓的收入真的不高,即使是城裡的工人,要是生個孩子也不一定那麼富裕的。
“理是這樣的一個理,可是事情的發展往往是超乎所有人的意料的。
就在他們走了不久,就突然出現一波人,然後找我們要那個婦女和孩子,他們告訴我們那才是他的老婆,那個漢子不是,是拐賣人的。”
“這?”
黃瑤遠突然覺得不可思議,還有這樣的情景。
“我們醫院也沒有辦法啊,人家那位婦女也沒有反對啊,任誰來也不看不出來啊。
可是那幫人不依,直接在醫院大吵大鬨,甚至揚言要炸了醫院。
當時醫院可是亂了套,人心惶惶,這一鬨事就是三天,直到第四天的時候,醫院院長才出麵解決了這件事情。”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啊?”
黃瑤遠趕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