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呢?”
大家一看數據才發現。
而且這杏仁隻需要炒一次,就可以炒好多斤,比這踩幾個小時要輕鬆多了。
如果再多一些,還可以批發給彆人賣。
自己樂得輕鬆。
“所以,我建議,張大姐以後可以長期做炒杏仁,這樣輕鬆點,還能照顧好妞妞,不至於天天跑上跑下的。”
“嗯”
張大姐還是比較認同黃瑤遠給她的建議。
她一個女的,要是沒有黃瑤遠他們一起出攤,這麼大晚上的,帶著孩子,還真是不安全。
更何況身上還帶著這麼多錢嗯?
“還有,大家把要用的錢留下,其他剩餘了,明天去找銀行給存了。
或者可以看看貨運站附近的房子。
有機會都買一套吧。”
“那有這麼好買的。”
“我之前就在貨運站附近看見了三進三出的院子,才兩千六。
我這邊還差點,等有錢了,我也去買一套。
我建議你們也去看看,那附近的房子都有要賣的。”
“可是我們買房子來乾嘛?說不定我們那就走了,買房子來乾嘛?”
薛大爺說道。
而一旁的薛奶奶也是這樣的道理。
“這還是得在這裡尋個根,要是真找到你們家小兒子,也好有個去處不是。”
“說的也是這麼一個道理。”
一說到他們的兒子,臉上還是洋溢著希望的。
要是真能找到,還真得有個住處,不然人回來住哪裡。
總不能到處租房子嘛。
太寒顫。
“而且你們還可以去買樓房,你看那邊新修的樓房,多高啊,要是能住進去,多好啊,你說呢?
薛奶奶。”
“不敢想,不敢想,能夠活下去就不錯了。”
“其實你們發現沒有,最近城裡的治安大隊好像都不怎麼抓人了呢?”
“你怎麼知道?”
“你不是臥龍嗎?
在家不能算嗎?”
黃瑤遠居然直接懟了一句老許。
“是不是有什麼風聲啊?”
薛大爺問道。
“風聲倒是沒有聽到?
不過呢。
我估計上麵的政策會變?”
“為什麼呢?”
“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附近的工人越來越多了,而且這沒有乾事情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是啊。。這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了。
你看著食品廠,有差不多一千多號人。
這是大規模的廠。
如果是小廠的話,也就幾十上百人都不錯了。
但是像這樣的廠有幾個呢?”
黃瑤遠問完就看著大家。
觀看大家的表情變化。
“沒有多少。”
薛大爺對附近還是比較熟悉,說道。
“如果廠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隻有一種情況,能增加工人數量。”
“什麼情況?”
大家都問道。
“提高產能。”
“提高產能?”
“對。。就是提高產量,產品做的越多,需要的人就越多。”
“這是一個辦法,但是這生產多了,能銷售出去嗎?”
“當然能銷售出去。
不過這其中又有一個矛盾點。”
“什麼矛盾點?”
“就是這機器跟不上啊,所以這產量還是上不去。
加上這機器一般都比較貴,所以廠裡的錢未必夠買。
那怎麼辦呢?
那就隻能采用傳統的手工模式。
在這種模式這下,有些行業可以,但是有些行業就不行。
比如食品包裝廠。
你能糊紙盒,但是上麵的圖案呢?
就得用機器。
比如那食品廠。
你能切水果,洗水果。
但是煮水果呢?
殺菌呢?
封裝呢?
這些都需要機器。
在機器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就隻能人工製作簡單的部分,比如挑揀。
比如洗。
但是這樣早晚會被機器所淘汰。
而大部分的工人也隻能求個溫飽而已。
要有所發展,還是得依靠高技術人才。
從前年開始恢複高考來看,國家還是希望能夠多培養技術性人才的。
這樣下去,那麼底層工人就會過剩,到後來,企業無法負擔這麼沉重的人力成本的時候。
除了裁員,就是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