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醫生下海!
“馮二爺,你就不要在這裡假慈悲了,如果真能悔悟,何至於現在呢?”
“黃先生,雖然我們有錯,但是我們畢竟沒有直接參與啊?”
馮二爺也止住了他的哭泣,說道。
“冷漠有時候比直接殺人還要讓人惡心。”
黃瑤遠狠厲地說道。
“我”
“黃先生,我們到底做什麼了?
以至於你這樣說我們。
不就是我們阻止了你一下嗎?”
“僅僅是是阻止我,倒也不至於,就像當初李淵從太原起兵,凶猛無比,這一路啊,斬將奪關的,好不威風。
不過到了你們這裡不是一樣,差點折戟了嗎?”
“我。。”
那趙小君也不知道有這麼一段曆史,所以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那不是好在我們馮家村,給他指點了。
要不然,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太過於少年氣盛,一馬當先走在大軍前麵,時值盛夏,正當正午啊。
那烈日炎炎的,就連稻田禾苗,甚至路邊的野草都被曬卷了。
就這樣的一種情況,首先不說會不會中暑,就是那嗓子眼兒都快冒煙了。
在加上他們連日風餐露宿,加上日夜兼程,到了這裡已經是精疲力儘了,而且他們還不敢停下來,因為實在沒有水了,如果人一旦坐下來,那麼就彆想移動寸步。
當時那種情況,但凡有一隻軍隊出現,你覺得,他還能活下來嗎?”
“後來呢?馮二爺。”
小趙同誌也聽得入神,直接催促道。
“後來啊,有一位老婆婆和一個小孩子擔著一桶水走過。
一下就吸引住了李世民。”
“啊那老婆婆被他們搶了。”
“你想什麼呢?
人家帶兵打仗呢?
會去搶一個老太婆,更何況人家就一桶水,你覺得夠三軍吃嗎?”
“好像不夠?”
“那不就得了。
還有
我說話,你先不要打斷。”
馮二爺說道,不過一旁的黃瑤遠則表示無感。
往往說這些故事的人啊,都在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嫁接到故事之中,會試圖說服彆人,或者說會對自己有一些幫助的方麵。
“然後,李世民,秦王就去問,這誰從哪裡啊?
那老太婆就說道‘前麵這裡有一個坡,那個坡下去之後,就有一條河啊。’
‘可是,我們剛從那邊過來,沒有聽見有河水聲啊?’
李世民很是懷疑。”
“最後找到水了?”
小趙問道。
“嗯找到了,不僅是找到了,最後還打了勝仗。
所以
你們說,當時我們的馮家村有沒有功勞?”
“哦。。原來還有這麼一段曆史啊。”
“對啊我們也算是。
有功之後啊。”
村民也是你一言我一語的,好不熱鬨,剛才的一些陰霾已經去掉一大半了。
全然覺得,就該放了他們的大隊長。
不就是阻止了他黃先生一下嗎?
最後不是也沒事嗎?
這種思想一旦形成,就如排山倒海之勢,在村民的心中紮了根。
“可是你們不知道這裡麵還有一個故事吧。”
黃瑤遠站起來阻止大家繼續竊語道
“這李世民在這裡遇到了苦難暫時不說,這當時的情形可不是這樣的啊。
不知道馮二爺知不知道,這個故事其中還有一些波折的。”
“啊還有”
眾人一下來了興趣,都盯著這位黃先生。
那馮二爺一聽,果然人家是知道的。
“那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這個村,從古到今,都有這樣的幫人的傳統。
這不是我妄言吧?”
馮二爺顯然說得沒有之前那麼有底氣了。
“當初那李世民是想讓那老太婆給他一點水解渴的,但是那老太婆就是不肯。
這李世民差點惱羞成怒,要殺了她們的,要不是部下阻止,估計這李世民就不會那麼輕易獲得水了。
更何況後麵的事情。
那老太婆的兒子以及孫子都去參軍了,隻剩下她們這老的老,小的小,擔一次水,可謂是翻山越嶺的,就是這樣。
一桶水,這李世民都還想著自己呢?
就沒有想過老百姓的生活。
最後,他們找到了水,可是這條寬,河灘軟,不適合安營紮寨,隻得在旁邊的叢林之中。
對不對。
馮二爺。”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