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醫生下海!
“怎麼樣?兄弟。”
老吳迫不及待地問道。
“可以但是必須要換個位置,這個地方隻能交易小麥,那個東西,在旁邊那個小碼頭交易。”
“那邊小碼頭?”
老孫不解地問道。
“對的,這是周哥說的。”
“為什麼?”
“為了安全。”
“好”
幾個人開始安排交貨事宜。
“老孫。我們的車不夠啊?”
“車不夠?不是有三輛車嗎?”
“三輛車,你看看這裡,差不多拉三車的小麥,你還有車來拉那些貨嗎?”
“那現在找車過來。”
老孫直接安排老吳道。
“你覺得現在還能安排到車嗎?”
“那怎麼辦?”
老孫也焦急地問道。
“還能怎麼辦?
隻能等三車拉回去之後,馬上安排三輛車過來。”
“那時間來得及不?”
“不知道啊?”
老吳也沒有這方麵的經驗,隻得無賴地看著老孫。
“這時間肯定是來不及了,這一卸貨上貨,加上倉庫那邊的下貨碼貨,沒有一晚上是搞不定的。
加上就這麼點人,指不定給累趴下。”
老孫算了算說道。
“那怎麼辦?
這人是好辦,可以再去找,可是這車來回的時間夠嗎?”
老吳問道。
“如果人手合適的話,要想短時間搬完,而且兩個碼頭還離了這麼遠。”
老孫想到說了一句。
“這可怎麼辦呢?”
老吳也無計可施。
“而且你看著兩個碼頭就在河邊,離的不遠,可是那邊沒有直接汽車過去的道,隻能從那邊新領縣繞那麼一圈啊。”
老孫說道。
“那邊口子上,我看見有兩輛車,不知道是不是過路車。”
老吳回憶道。
“那邊口子?”
老孫也是驚訝地一問。
“哦。。就是那邊碼頭入口那個地方,我們進來的時候,我就看見了。”
“那人家過路的車,怎能叫得動呢?”
老孫還以為有車呢?
沒曾想是這樣的情況,一下沒了勁頭。
“那要不就直接用一輛車來回拉麥子,其他兩個車過去拉那個貨。”
老吳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看似行啊。
“不得行,如果過了三個小時,我們這邊沒有拉完,那邊碼頭管理處就要找我們麻煩。
到時候更糟糕,車輛和人員都不一定能出得來。”
“那怎麼辦?”
老吳和老孫倆在這邊商量怎麼分車,那邊的大船已經靠了過來,上麵全是小麥,而收音機的貨,全部轉到了小船那邊。
運往旁邊的碼頭。
“你們在乾嘛呢?
還不安排人來卸貨,等著這邊怎麼出船啊?”
薑新星也不是第一次乾這個活了,熟能生巧地安排著。
而旁邊的小船也在轉移貨物,這點薑新星是知道的,知道這個貨是走私的,安排了另一個人負責。
他也沒有計較什麼?
這生意,最重要的是平安交貨,拿錢,至於交的什麼貨,大家都不說。
“好來了。”
老孫和老吳還是來到這邊卸貨。
“先卸貨”
隨著他們這一聲,大家夥都開始了搬貨,裝貨。
“車子,快點倒過來對。。往這邊倒。”
此時的碼頭已經亮起了大燈,照耀著整個碼頭透亮。
似乎要驅趕一切黑暗。
可惜江麵上的東西還是看不清楚。
比如那幾艘小船。
“我看老吳你讓人在這邊負責拉小麥就可以了,我們趕緊去找車子去那邊接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