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醫生下海!
“那這批貨怎麼處理?”
“怎麼處理?
你腦袋被驢給踢了?
這麼簡單,等著就行了啊?”
薑雪琴回答道。
“哦”
老許也知道自己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這批貨不就是有人來提貨,管他們什麼事情,我們隻需要卸貨到倉庫,然後給他們上貨就行了。
如果他們還有需求需要送貨,那麼就直接給運到他們指定的地點,收錢就是了。
“這批貨,還真是不錯,有點像是景德鎮的貨呢?”
“我覺得不像,更像是那種小作坊的貨,你看這個底部處理,多少還有點瑕疵。
而且這個顏色,也不是那麼正,有點做舊的感覺。”
“你們就不要當成文物來形容,它隻是工藝品而已,做工好不好,不是我們說了算,隻需要乾活就行了,一個個的,我看你們就是閒得慌。”
薑雪琴看著他們兩個在那裡嘀咕,就忍不住吐槽道。
“我們就是看看,說不定我們自己也能做出來。”
老許說道。
“你想自己做?
你可拉倒吧?
就你那手藝,倒騰點電子產品可能還好點,真要讓你搞點這藝術品,你啊
還真不是那塊料。”
薑雪琴笑著道。
“哈哈哈難得我們薑同誌笑了,你看看這笑起來就是好看。
就跟那港城明星一樣。”
“滾”
薑同誌直接怒吼道。
老許不敢再繼續調侃下去,趕緊跟著申國慶出了辦公室。
“這好像不太對啊?”
“怎麼不太對?”
老許看著剛出門的申國慶問道。
“這是我的辦公室怎麼就讓我出來了呢?”
“額”
老許無語了。
“那你回去啊?”
老許說道。
“不了我去看看,這批貨在倉庫怎麼樣了?”
申國慶搖搖頭道。
“且一樣的軟蛋,還裝。”
老許喃喃自語道。
“要是我們自己在惠城那邊搞一個工藝品生產,說不定真能賺錢呢。”
“你還在想這個美事兒啊?
你就不想想怎麼搞點電器回去,這可是掙錢的好買賣啊。”
申國慶勸解道。
“我知道啊可是這玩意兒,生產線就不好建,得一大筆建設費用,還有各種原材料。
根本不太現實。”
老許說道。
“正因為有難度,所以利潤高啊。
你想啊
就像那電視機,先不說彩色的,就這黑白的,一條生產線多少錢?
你隻需要搞一條生產線,一個月能生產百八十台的,就能賺不少錢。”
“一條生產線,能賺不少錢?
你在想屁吃啊?”
老許回懟道
“一條生產線多少錢?”
“不知道。”
申國慶一本正經地回答道。
“你也不知道啊,我還以為你知道呢?
我告訴你,一條生產線起碼上百萬,甚至上千萬,這還是基本的,原材料打底就是幾十萬上百萬,加上技術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得一兩萬,說不定剛開始還需要人家調試。
那就是十幾萬出頭。
你說這投資大不大。
而且就算你生產兩百台電視,一台按照國內的價格,8百吧,也就十六萬,就剛剛夠生產成本,那投資你是彆想收回來的。
甚至還要虧本,還不如搞一個工藝品生產線,不行就手搓都能解決問題。”
“你倒是了解挺透徹的。”
“你也不看看,這老張以前就是電器廠,你問問他,一年得投入多少,這還是國家的資金,要是個人,我們走私百趟,都不一定能湊夠一條生產線的錢。
而且彆人還不一定能賣你生產線。
不信,你去試試,如果你能搞到生產線,老子就算豁出去也跟著你乾。”
老許說道。
“你可彆這麼說,要是我能弄到,我還需要你跟我乾?
我直接找老黃投資我不就行了,還要你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