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字是閻四夕心中的逆鱗,當年若非兩人斷情絕義,一夜之間屠殺全族上下,閻氏又豈會落到這般田地?
閻四夕古井無波的臉上湧出血色,青衣侍女神色訝然,“我還以為你是斷七情、絕六欲的活死人,看來你對兄長的敬意很深嘛。”
蓋青青語氣促狹,故意在閻四夕心口上撒鹽,甚至還動用了法力鎮壓,使他無法動彈,也無法開口反駁。
青衣侍女將目光轉向裘必信三人,神色冷漠道“君上另有苦衷,個中隱情你們儘可去詢問豐都舊人,是走是留、為敵為友任憑抉擇。
周國並非君上的一言堂,舉國上下多少武徒、煉氣士身居高位,對此都三緘其口。他們為的不是個人的身家性命,而是周國的國祚延綿。”
無極天諸國並立,各國有各自的文字、曆法、度量,因此百姓對於國家的歸屬感強烈,往往願意以身殉國。
這種家國情誼,源自於數萬年的山河變遷,源自於時光長河的流動,源自於思想上的禁錮,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轉變的。
蓋青青見裘必信三人神色不忿,對周複隱隱生出怨懟之意,這才出言提點了一下,但並沒有深入解釋。
誠如她所言,豐都城這麼多年走出的武徒、煉氣士,身居廟堂之高,豈會不知傀屍內幕,但終究還是遵從了周複的旨意。
至於那些愛家勝過愛國者,周國自然也有手段對付。
或剛或柔、或軟或硬,實在不行的話,寧可斬殺也不會讓其走漏風聲。
百丈佛道法相高高聳峙,傳出佛誅略帶釋然的笑意,運起神通聲傳千裡山河。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今日佛誅以魂魄為祭,以佛道真言為引,願周國生生世世,無傀屍之疾。”
吽!吽!吽!吽!吽!吽!吽!吽!吽!
九音連發,法相崩解!
帝王金身中,陡然傳出周複暴跳如雷的怒吼聲,“佛道六字真言,這是施願印,你當真想魂飛魄散不成!”
帝王一怒,成千上萬道五爪蛟龍從金身湧出,傳出陣陣龍吟聲,卻無法阻擋佛誅秘術之力傳播。
隨著佛誅話音落下,千裡山河間,猶如晨鐘般的巨大聲響無處不在,響徹所有人類和傀屍耳邊。
鐘聲所過之處,雲開見日,雨過天晴。
聽聞此聲之人,隻覺神清氣爽,仿佛體內的疾病煙消雲散。
遊蕩在大街小巷、深山野嶺,甚至是周國皇庭、三軍所在的傀屍,紛紛化為灰燼隨風飄揚。
無極天百家爭鳴,但儒釋道三家一直牢牢占據前三席位。
三派的煉氣士為諸國之最,遠勝兵法墨、陰陽家、商家、名家、農家等諸多流派。
究其根本,不止是因為這三大家的道術更為全麵,更是因為他們擁有各自的獨家秘術。
儒家八德,曰仁義禮智信忠孝悌!
佛家六字真言,曰唵、嘛、呢、叭、咪、吽!
道家九秘,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此二十三道秘術,尊為天下之首,凝聚無數人族的願力,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天下道術分天地玄黃四等十二品,施展條件各有限製。
但二十三秘術超脫天級上品,任何境界的武徒、煉氣士都能施展。
理論上來說,武徒的內炁、煉氣士的法力都能驅動二十三秘術,威力也會隨著施術者的實力增長而變化。
最重要的是,二十三秘術獨一無二,每一字都獨占人族氣運,在世唯有一人能得傳。
縱使有後來人得到秘術,在前人未死之前,永遠不可能領悟其中奧義,可見秘術之珍貴。
眾人此刻後知後覺,佛誅法相雙手指天向地,施展的正是佛道施願印,同時也是六字真言的配套印訣。
周國萬裡山河,刹那間天朗氣清。
萬民還處於懵懂狀態,迷茫地抬頭望天,仿佛看到了一個盤坐微笑、雙手合十的老僧,漸漸消散在天地之間。
一名白發蒼蒼的老朽拄著拐杖,忽然涕淚滿麵,跌跌撞撞走出房門,又哭又笑地脫去鬥笠蓑衣,呼吸著雨過天晴後的新鮮空氣。
“阿爹!阿娘!天放晴了!”一個孩子赤裸著雙腳,在大街上蹦蹦跳跳,腳上銀環係著的鈴鐺發出輕靈的響聲,驅散了眾人的陰霾。
一名不幸被傀屍咬中脖頸的漢子,忽地雙眼睜開,虛弱地喊道“孩他娘,我餓了。”
守在床邊手持匕首,正準備與丈夫共赴黃泉的婦人一愣,喜極而泣,抱著丈夫久久不肯鬆開。
櫛風沐雨,朝乾夕惕,這門道術威力無窮,如今卻隨著吽字真言的出現漸漸消散,持續了五十三年的滂沱大雨,終於在周國徹底消散。
萬民之喜,卻非周國之喜,至少不是身居高位之人所喜。
周國皇都,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中,盤坐著一名額點朱砂,滿頭烏發,唇紅齒白的侏儒。
此人便是周國國師莊周,雙眼明亮如星,熠熠生輝,皮膚白嫩,高有五尺,盤坐在蓮花寶座上,靜心感應著周國國境。
古怪的是,佛誅出現在周國境內時,莊周並未產生任何感應,隻是專心操控著咒雨,並將凝聚的生機通過冥冥中的感應,源源不絕注入周複體內。
周複雖天賦卓絕,但能在知命之年修成吞魂境,莊周施展的這門道術功不可沒。
可謂是奪一國之生機,奉一人之武道。
咒雨多年來凝聚的生機,對周複而言勝過靈丹妙藥,讓他修行無有窒礙,甚至突破九難境有望。
莊周臉上流露出詭異的笑容,在殿中自語道“快了,快了,周天子修成九難境之時,亦是我莊周成就真人之日。”
吽!
一聲真言忽地在耳邊響起,莊周神色劇變,豁然睜開雙眼,目眥欲裂道“佛誅!壞我大事,罪該萬死!”
神威凜然的周國國師,驀然間七竅流血。
須彌宮內陰神、陽神接二連三地崩潰,昏迷在蓮花座上人事不省。
這門道術威力強大,施展的條件自然十分苛刻,需以一國氣運金海為根基,與舉國氣運相關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物極必反,盛極而衰,得之越盛,反噬越重,此為因果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