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用於領悟至高武法,還是修行頂尖道術,亦或是感悟自身所學,都能發揮出千倍萬倍的效果。
閻四夕沉浸在天道共鳴之中,既沒有感悟武徒大道,也沒有體悟煉氣士的相關道術。
他修煉時日太短,尤其是接觸武道至今不超過兩個月。
無論是至高武法的修行,還是道術的修行,全都存在著明顯的弊端。
但武法、道術的缺陷再大,也沒有他剛剛覺醒的神體重要。
這是他日後邁向更高境界的敲門磚,是他此生修行的根本所在。
月蟾雷體,秉承滿月之精華而生,沾染了小天劫,以及閻四夕內心的陰暗情緒。
甫一出世,便在五臟中誕生出大量的雷道符文。
與常規的雷道截然相反,月蟾雷體賦予的雷霆特性並非至陽至剛,而是至陰至柔的陰五雷。
乙木幽雷、丙火虛雷、癸水陰雷、庚金暗雷、戊土冥雷!
在與天道共鳴的前四息內,閻四夕福至心靈,借助五魔五行五臟術的殘篇,相繼推演出另外四篇五臟修煉之術。
龍煙、常在、皓華、玄冥,分彆代表著金木水土四魔。
與閻四夕先前修行心之篇,從而覺醒的心之魔丹元相得益彰,化作五尊形態各異的五臟魔常駐其中。
這五道魔影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為原型,卻又似是而非,散發著暴戾殺伐氣息,不斷抽取閻四夕的五臟之氣。
“月蟾雷體的奧秘便在於此,與世俗流傳的五雷正法截然相反。我身具五魔五臟五行術,若能調動五臟本源之氣,與月蟾雷體相互結合,或許能成為我的殺手鐧。”
道術!道術!
道在前,術在後!
天下間道術皆是如此,前人先感悟天地大道,而後根據自身理解,以術法的形式將道加以闡述,便形成了千變萬化的道術。
在最後的六息內,閻四夕腦海中閃過渡劫時的一幕幕。
月蟾雷體與五魔五臟五行術相互結合,逐漸感悟出一門全新的道術。
“此道術以五魔五臟五行術為根基,以月蟾雷體為本質,凝聚皓華、龍煙、玄冥、丹元、常在五魔,便喚作五雷月殺罷!”
風唳月陰降天劫,龍吟虎嘯欲吼怒。
摘星台上建木參,五雷月殺成至尊。
十息已過,閻四夕、周止、淩雲同時睜開雙眼,心中產生惺惺相惜之感,對視一眼後放聲大笑。
摘星台外,帝辛的神色一沉再沉,緩緩掃視過眾位真人,忽然說道“諸位既然一意孤行,也罷,老子就先拿你們的弟子陪葬,咱們再好好做過一場。”
摘星台猛地震動,傳出一聲聲天驕的慘叫聲,眾位真人的臉色頓時劇變。
“帝辛住手,有話好說!”
“莫要如此,我等還可商榷一二!”
最為緊張天驕性命的,莫過於龍虎山、太昊皇朝、玉清道、趙國等各方。
尤其是龍虎山的龍降真人,第一個站到了帝辛身旁,明確表達支持的態度。
“諸位……”龍降真人拱了拱手,神色滿是無奈,“月蟾雷體雖為人族不容,但此子終究勢單力薄,還未成長到危害天下的地步。
數萬年來,九天四海誕生的月蟾雷體不在少數。說句犯忌諱的話,我等真人大戰動輒千裡荒蕪,危害恐怕不亞於月蟾雷體。”
黑色蛟龍遊曳身軀,龍滅真人緩緩道“龍降道兄說的是,遠的不說,昔年烈心、水裳神仙眷侶反目成仇。二人在蒼天域肆虐半日,無辜死傷者足有數十萬,五行宗在這方麵可沒資格開口。”
烈雲真人神色微變,這件事是在五年前發生的,引得太昊皇朝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最終出動真人將兩人斬殺。
事後,五行宗因自身管教不嚴,還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用以償還太昊皇朝。
龍滅真人顯然是對烈雲真人極為不滿,否則也不會舊事重提。
在場諸位真人有老有少,但都是曆經滄桑成就的九難境,對烈雲真人的小心思看得一清二楚。
烈雲真人因愛徒慘死,行事無所顧忌,對閻四夕又有著難以洗刷的怨恨。
他接機發難,欲將閻四夕扼殺在繈褓之中,代價卻是用眾位真人的後輩性命償還,自然無人願意。
帝辛環顧四周,忽然雙指並攏,指向天穹,對天起誓道“此子日後若有違逆人族、傷天害理之舉,本座自當斬之,而後自裁以謝天下。”
萬裡無雲,乍起驚雷。
天道的目光在帝辛身上停留片刻,沉默許久後,眾真人心中的忌憚緩緩消散。
天道誓言,比起道心起誓更為少見。
隻有實力達到真人境的修者,發出的天道誓言才會引起天道的重視。
若有違反,天誅地滅!
到時候降臨的可就不是考驗,而是十死無生的恐怖天劫。
“既是如此,本座無話可說。”烈雲真人冷哼一聲,甩袖離去,竟是連神通大會的結果都不看了。
愛徒慘死,三大至尊天驕現世,眼前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
個中滋味無法言喻,眾人都能理解,也沒人在這個節骨眼上出言挽留。
烈雲真人禦風離去之後,隨著龍虎山、太昊皇朝、玉清道等大宗表態,眾位真人也隨波逐流。
一場劍撥弩張的乾戈,便這麼無聲無息地消弭了。
帝辛一掌拍落,摘星台再次展現出真容。
閻四夕等人先前沉浸在天道共鳴中,未曾察覺外界的異變。但迷霧散去後,摘星台下眾多天驕環顧四周,頓時發現了異常之處。
“咦?瞿華清的屍體哪去了?”
四周一切如常,與迷霧籠罩前毫無區彆,唯獨被閻四夕斬殺的瞿華清不見蹤影。
正心真人微微揚眉,心中一陣又氣又笑。難怪烈雲真人拂袖離去,虧得自己還以為他是放不下麵子。
無極天人族講究入土為安,帝辛卻將瞿華清這個小輩挫骨揚灰。看似是小肚雞腸,實則心中對烈雲真人起了殺心。
烈雲道人能修到九難境,也不是易於之輩。
帝辛雖然隱藏得很好,他卻從蛛絲馬跡中察覺了異常,故而匆匆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