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水寒十五月!
“土遁術,此人居然是仙武同修。”唐三葬神色陰沉,細細感應卻未發現閻四夕的蹤跡。
仙武同修,意味著要付出兩份心力,天賦尋常的人專修一道都難有成就,自然不會分心二用。
就算是天賦卓絕的天驕,日後武道晉升奪魄境、仙道晉升陰神境時,同樣要在兩種道途上做出抉擇。
世間萬族,武徒、煉氣士何止萬千,但幾乎所有人都不會做這種愚昧的選擇,大多是擇其一而修行。
唐三葬出身於萬妖山,算得上是見多識廣,但也是第一次見到仙武同修的人族,著實是出乎他的意料。
事實上,仙武同修的人不是沒有,但絕大多數都是淺嘗輒止,為的是在境界低微時,掌握一門逃生遁術。
一般來說,天賦越強的天驕境界進展越快,不會在低境界時耗費太多時間。
一門黃等上品道術,對篆圖境而言還有些用處,但對於神通境聊勝於無。
為了掌握一門遁術耗費心力,反而是買櫝還珠。
進行仙武同修的,一般來說都是天賦尋常的煉氣士。
武徒大多是沒有煉氣天賦,隻能選擇走武道,日後也沒機會兼修道術。
而煉氣士中資質平平無奇的大有人在,這些人大多會止步於日魂境,因此轉而兼修武道,彌補煉氣士體魄孱弱的弱點。
閻四夕在地底下遁行,感受到手中黑熊的不安分,出聲訓斥道“彆亂動,被那妖族發現蹤跡,彆怪我扔下你不管。”
地底下暗不見光,黑熊目不視物,難免心慌意亂,但聽到閻四夕的訓斥後,立刻老老實實安靜下來。
片刻後,閻四夕從一片冰雪地帶鑽出,四麵八方寒風呼嘯、飛雪紛飛,天地間銀裝素裹。
黑熊環顧四周,鼻子翕動不停,片刻後對閻四夕發出一聲低吼。
它認出這片地帶是銀羽山脈的內圍,因為天寒地凍的原因,連尋常的魚龍境都難以忍受,因此四周萬籟俱寂。
即便是有篆圖境妖獸存在,也大多性情溫和,不擅爭鬥,且大部分時間是蟄伏在洞穴中沉眠。
閻四夕驚奇地看了黑熊一眼,問道“你這家夥實力不高,怎麼對銀羽山脈的妖獸了如指掌?”
黑熊得意洋洋指著自己的鼻子,發出低沉的吼聲,向閻四夕炫耀著自己的嗅覺。
“萬獸之中,熊類妖獸的嗅覺是最靈敏的,是你們人族的數千倍。”不周風見多識廣,見狀解釋道。
“熊類成妖,往往擁有先危之危的靈覺,隻是有強弱之分。這黑熊的武道靈覺如此敏銳,算得上是一門天賦神通。”
神通二字,最早是源於人類對遠古神獸的記載,是對它們偉力的描述,據說是人皇親筆手書,從此流傳在無極天。
遠古神獸,秉承天地大道而生,體魄之強健萬族無人能比,生來便有一龍之力。
不僅如此,他們出生之際,便會自然而然覺醒種族的天賦神通,譬如鳳凰的涅盤重生、饕餮的無物不吞。
熊羆的嗅覺雖然敏銳無比,大概是血脈中遠古神獸的傳承。
但經過百萬年的流傳,一般妖獸體內的血脈濃度微弱,很少有黑熊洞察方圓百裡的本事。
這種神通遠遠比不上神通境所摘,隻能稱得上是偽神通,但在神通境以下的妖獸中,仍是不可小覷。
難怪這黑熊在十萬大山過得滋潤無比,若不是碰上了閻四夕,恐怕也不會落得被四處追殺的下場。
不周風沉吟片刻,提醒道“小子,依老夫看來,你若想在短時間內提升體魄,未必要擊殺實力強大的妖獸。
十萬大山的篆圖境妖獸雖多,但效率遠遠比不上獵殺規模龐大的種族。你可還記得,惡狗嶺內有數量龐大的鼠潮?”
閻四夕眼睛一亮,心中微動道“你的意思是,獵殺實力低弱的魚龍境,於我而言不費吹灰之力,但煉化它們的收獲卻要更加豐厚。”
“不錯。”不周風端坐須彌宮中,聞言笑道,“篆圖境圓滿雖非屈指可數,在十萬大山更是數量繁多,但每次戰鬥都要耗費內炁。你身上有蛟龍逆鱗在,若非時刻以內炁遮掩,四大護法隨時可能感應到。
再者說了,內炁、法力的消耗也是大問題,若是碰到唐三葬這樣的對手,更是得不償失。以你如今的體魄,魚龍妖獸的群攻手段,對你而言毫無作用。”
閻四夕先前未曾掌握群攻的手段,又抱著磨礪武道的想法,一直在挑選強悍的對手作戰。
但今時不同往日,四大護法圍追堵截,提升體魄是當務之急。
再加上他在魚龍境毫無瓶頸,普通的戰鬥磨礪,對他而言毫無意義。
十萬大山的妖獸,大多是單獨修煉體魄,如同閻羅教四大護法、唐三葬一類的妖族,可謂是少之又少。
更多的是像黑熊這般,空有體魄力量,卻未曾修煉過至高武法,內炁虛浮無力,更不用談領悟武道意誌。
所以,擁有超過三象之力的篆圖境妖獸,在十萬大山極為罕見。
至於更強大的神通境,即便沒有掌握神通,也能隨意發揮出百龍之力,絕不是閻四夕能應付的。
閻四夕心中一動,對著黑熊詢問道“銀羽山脈中可有什麼妖獸種族,擁有大量魚龍境,卻又普遍實力低微的?”
黑熊撓了撓頭,有些不明白閻四夕的意思。
閻四夕隻好細心解釋,將不周風的意思傳達給黑熊。
黑熊愣神一陣後,終於領悟了閻四夕的意思,隻見它趴在地上,鼻子翕動不停,嗅著空氣中殘留的味道。
片刻後,黑熊對著東南方向嘶吼一聲,搖頭晃腦示意閻四夕坐上背來。
閻四夕也不客氣,自己傳授黑熊至高武法,算得上是它的師父,拿它充當腳力是應有之義。
隨著黑熊漸行漸遠,閻四夕漸漸察覺,空氣中的溫度不僅沒有升高,反而變得越來越冰冷。
“奇哉怪也,老夫在十萬大山呆了這麼長時間,這銀羽山脈聞所未聞,為何會出現天象異變?”不周風在閻四夕耳邊自言自語。
一主一仆心意相通,閻四夕所感受到的變化,他自然也有所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