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猛然之間,小道長好似明白了什麼。
他忽的起身,朝著觀外跑去。
可那大和尚的身影卻已不見。
小道長便大喊道“大師,大師!!”
可卻遲遲未聽回應。
他隻得追下山去,雖不知方向,隻當是碰運氣一般,四處尋找。
似是命運眷顧,小道長在那官道上瞧見了那身形稍顯臃腫的和尚。
“大師!!”
大和尚頓住了步子,回過了頭來。
小道長上前,大喘了幾口氣後連忙拱手道“見過師叔!”
大和尚臉上浮現出了些許笑意,卻又搖頭,說道“使不得,使不得,我乃棄道之人,已無臉麵再稱師叔,道長便喚我悔安便是。”
小道長頓了頓,問道“不知是哪位師,不知大師曾經法號。”
“當年我排第三,師父為我取名玄參。”
小道長恍然大悟,他果然沒有猜錯,這位真是自己師叔。
“師……悔安大師為何不去見見師父。”
悔安搖頭,卻道“我濫殺成性,手上鮮血無數,棄道修佛,更無臉麵再踏觀中,還望道長明白。”
小道長聽後心中苦澀,說道“師父他時常念叨您……”
悔安恍惚了一下。
小道長說道“比起常山紫蘇兩位師叔師伯,師父最擔心的就是您了,師父說您命途多舛,怕是受了不少苦難,師父很想在走時候見見您……”
悔安抿了抿唇,搖頭長歎一聲。
“吾自隨水空亂流,卻聞山青惦水苦,難收,難收……”
悔安自嘲一笑,說道“我無顏再見師兄,道長回吧,我也該走了。”
說著,他邁步離去。
小道長靜靜的望著,因此一翻,他也再未勸任何話語。
他歎息了一聲,在那夜色之下,走回了流雲觀中。
隻是當他回到那墳前的時候。
卻是忽的發現那墳前不知何時多了三顆桃子,還有一柄長劍,而那柄劍,正插在那金漆雕刻的劍鞘之中。
“何人來過?”
小道長愣了愣,左右張望,卻不見任何動靜,任何人影。
他看了一眼墳前的桃子,又伸手將那柄劍拿了起來。
抽開劍來,卻見劍身之上纂刻著五爪金龍,一旁還纂刻了一個‘蕭’字。
小道長心中不明,隻覺恍惚。
這劍想來不是尋常人能用上的,沒有人敢將五爪金龍纂刻於劍中,要麼這人是人皇,要麼這人就是不怕死。
“可這柄劍,為什麼會在這裡……”
小道長不明白,他看著師父的墳,口中道“師父你到底瞞著徒兒多少東西。”
他對師父的生平很是好奇,雖時常找人打聽,但卻又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又是誰放在這的呢……”
小道長這般想著。
卻又忽然間想起了自己那另為兩位師叔師伯。
“會是兩位師叔師伯嗎?”
可他不解,為何師叔師伯不肯現身見他。
莫非與悔安師伯一樣,也有什麼難言之隱?
自己這幾位師伯,好像都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