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下半首“密咒”_入地三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入地三丈 > 第二十一章:下半首“密咒”

第二十一章:下半首“密咒”(1 / 1)

入地三丈!

“張皇帝啊,據說他的寶藏裝載了一千船那麼多。要不然咋能買下整個四川呢,如此巨額財富,後世人自然垂涎不已,打從清朝那會到民國,從朝廷,官員,將領,其次在到地方軍閥,普通鄉紳百姓,那對張皇帝的寶藏無不津津樂道,都想著有一天落入自己手中。”

這倒鬥裡問字訣也是關鍵,可為防讓人掀了底,一般行的都是旁敲側擊,打聽那叫一個隱晦。不過這西王藏寶就例外了,在當地茶餘飯後聊的都是這,聽孫曉茹說,至今每年還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尋寶者,就近的鄉鄰早是見怪不怪。而這會和我們說話的老阿婆,正是孫曉茹的奶奶。

“阿婆,當年有夥子官兵,說是挖了不少寶貝,那地方你還記得麼?”我把老舊的圖紙攤開在桌上,等著孫曉茹的奶奶指點。

老阿婆站起身,擺了擺手道“用不著地圖”。她走到木屋邊上打開了窗戶,一抹斜陽此時照了進來,老人家住的屋子,多少都有點陳腐味,大夥都以為是老阿婆怕我們悶到,所以打開窗戶透氣來的。但自打開窗戶後,老阿婆卻對著窗外凝望了許久。

“當年那夥官兵,從望江樓一路往這開來,多多少少也有幾百人吧,舉著槍,背著鏟子,就在窗戶外的那片土地上。”說著,老阿婆指了遠處一片位置。

“當兵的突然間封鎖了那一片,沒人知道乾麼來的。遠遠瞧見他們不停的挖啊挖,也不知道前後整了幾個月,直到有一天夜裡,他們真還給挖出了東西。第二天一早,這裡外的鄉鄰都看得清楚,那夥子官兵掘到了老大一麵鼓,石頭做的,用了上百個人才從地裡給拽出來。而那石鼓下麵,聽說也還找著了不少銀錠子,這事情一出,城裡都給傳瘋了,幾十個版本,後來的人更多了,半夜裡時不時都能聽見鋤地聲,可再也沒聽人說挖出些什麼。那一片現在坑坑窪窪,都成馬蜂窩了。”

我們幾人順著老阿婆的指點來到了她家門口不遠的一塊荒地上,當真如阿婆所說,這一大片地方都是一空一空的,要夜裡給趕上,指不定摔哪坑給跌死。

“我去,這坑可以啊,難道就是當年拽出石鼓的位置?要這樣,那麵鼓可真有夠大。”大寶站在一土坡上,朝著下頭天坑一般的凹陷感慨道。

此時我們幾人也是跟了過來,可四下瞧看了半天,卻始終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我探下身滑進了坑內,這一片現在幾乎都荒了,沙土結實得很,因為底下又無雜草,一眼就能看清楚,正自納悶時,上邊喬以沫也跟著下來了,她在我邊上看了幾眼,問道“你說他們當年發現那石鼓,會不會就是密咒裡指的?”宋天嘯的古檀木盒我可一直帶在身上,聽喬以沫這麼一說,我複又拿出來幾人瞧看了一番。這城裡邊流傳的歌謠,我想應當就是當年宋天嘯拿給長官的那半部分。然而下半部分被他掩蓋去的,正就是我手上這張。

石牛不是牛,石鼓卻是鼓。

萬萬兩黃金,入地三丈五。

財寶有靈性,長腳走幾步。

四季看立春,尋雷見寶物。

方圓九千畝,墾土作太湖。

待得湖水滿,有路通地府。

地府不養鬼,金銀堆滿屋。

都說人三個臭皮匠頂得過個諸葛亮,可眼下六七個人,這麼些腦袋,杵在荒地上愣是看了半天,直到腳下都快生根了,還沒能瞧出個所以然。唯一達成共識的,不過就是說當年這地上挖到的那麵鼓,真可能就是密咒裡指的。可如今時過境遷,那石鼓早就沒了蹤影,又談何察看。

眼看就要入夜了,我們遂想撤了再行計劃,而老阿婆卻是熱情得很,心說孫女的朋友來了,折騰了一桌子的菜,硬是讓我們留著吃上一頓。

“我說這批財寶是真有其事,還隻是一個巨大的謊言?說不定曆史上都沒這號人物。”大寶狼吞虎咽的吃了個半飽,這會剔著牙才有閒心道。

這第一站就受阻,眾人心智動搖了不少,眼下隻顧著吃上熱菜,再生不出氣焰說這寶藏的事,而老阿婆聽著卻是不依了,爭辯道“咱這裡是真有張皇帝。“跟著老阿婆指了個方向說”就這外邊不遠有條江,江麵的那頭有座山,文革那一年,咱這一帶鬨地震,聽說把山腰下震出了一道口子,那口子裡雖然沒有金銀,卻是生出了許多長了鐵鏽的刀劍,有多事的人挖出來一看,說那劍身上還都屬著大西王字樣呢。”

原本老阿婆也隻想說曆史真有其人,可這一消息聽著,卻總讓我覺得與寶藏之間存在了微妙的關聯,因此我也不免多了份心思,打聽得詳細了些,聽老阿婆說,幾裡地外有條大江,當地人叫岷江,這岷江對岸有座懸崖山,那長了鏽的刀劍便是在裡邊發現的。而發現那些刀劍的就是山那邊的住民,隻是那地方因為交通不便,如今不住人了。

“我總覺得那懸崖山和這大西王有些關係,你們說會不會當年他當皇上那會,在那修了陵,要真這樣,那後來把寶藏埋進去也是可能的。”我說。

“那就去看看,要真有皇陵,你那套點什麼穴的不就正好能夠派上用場?”


最新小说: 土匪帝皇 我的朋友進過監獄 逆襲人生:外賣小哥的都市風雲 說我學習是演戲,那就直接考第一 清冷師尊被迫擁有萬人迷體質 魔物娘入侵世界求生法則 前夫更愛養妹,我和離婚律師出雙入對 異門修仙錄 我在九界斬魔 手眼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