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十六歲小胖妞!
韓雨熙看到李靜的時候正好看到她在發傳單回家的路上。手裡還有剩餘的手寫傳單。
韓雨熙和李靜多聊了一些,知道李靜的超前想法之後很是看好李靜的發展前景。
在這個時候開培訓學校就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要知道前世那些大型培訓學校多數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發展的,而且發展的很迅猛,那賺錢的速度也是飛快。
李靜見家人朋友都反對的事情,到了韓雨熙的嘴裡就成了發展前景非常好的項目,很是感動。終於有人理解自己了。在知道韓雨熙是京大的學生之後,兩人更是聊的投機,互相留了聯係方式。
因為兩家離得近,之後也一起討論過一些關於培訓學校的事情。
韓雨熙根據前世見到的一些事情和案例給李靜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李靜很是感激。最後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合夥開一間培訓機構。
一方麵,韓雨熙有長遠的眼光,在機構宏觀部署和發展方向上能夠把關,負責營銷、運營等方麵的工作。另一方麵,李靜作為師範院校的大學生,屬於專業領域的人才,能夠進行培訓的教研和帶教師團隊。兩人分工合作說乾就乾。
韓雨熙和李靜的培訓學校經過一個多月的研究終於定下來了培訓學校的雛形。
培訓學校的名字叫誌遠教育是一所針對於小學、初中、高中的全科目培訓學校。學校的位置位於當地實驗小學和第三中學的中間位置。家長接送孩子的時候很多人都能看到醒目的二層樓新裝修的學校。
學校的分工上韓雨熙負責出資和統籌規劃,李靜負責教師管理和學科教研。韓雨熙和李靜的股份占比是70和30。因為李靜家沒有出錢支持她發展這項事業,甚至感覺她沒有按部就班的考老師很丟人。很不支持她的工作。
韓雨熙這方麵就好多了,她和韓母提出了要開培訓學校的想法,韓母表示很支持,於是先拿出了50萬,作為啟動資金,在之後的發展中再出資50萬用於後續的發展。合同約定韓雨熙合計投入100萬。李靜屬於技術股,不需要投錢。
開培訓機構的這件事情韓雨熙並沒有告訴韓父,韓父還不知道自己家有這麼多錢。而且韓雨熙母女一致認為韓父就算是知道了也會拖後腿,不會支持韓雨熙的這個決定。
果然不出所料,韓父見韓雨熙最近忙的不著家,比自己還忙就問了韓雨熙在忙什麼。韓雨熙說要做個兼職培訓學校小老師。韓父都覺得很浪費精力,希望她以學習為重。不要瞎折騰。還說哪有人會花錢補習這樣的話,韓父的觀念就是認為,孩子學習好那就供念書,要是學習不好那就出去找工作,哪有人家會花錢給孩子學習的?這個肯定不賺錢的,還不如不折騰。
韓雨熙並沒有聽韓父的話,誌遠教育就在春節過後的正月十五這一天正式掛牌試營業了。
“小熙,你說咱們在q市開這個學校,你還投了這麼多錢,要是發展不好怎麼辦?”李靜總是擔心會賠錢拖累了韓雨熙。畢竟自己投入的隻有自己的精力,而韓雨熙投入的可是真金白銀。這要是賠錢了得多少年才能賺回來?
韓雨熙安慰道“靜姐,你不用擔心,我們隻要做好我們之前計劃的事情,儘力就好。你也不用有那麼大的壓力。現在大城市已經有這方麵的機構了,這是一種趨勢,所以不用太擔心。”
韓雨熙對於這個行業的前景還是很看好的。畢竟那麼多的成功案例自己是真實見過的。她們隻要腳踏實地的教好學生,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學會學習,那將是孩子受益終身的事情,不僅僅是學習一點點課本知識那麼簡單了。
韓雨熙可不想做無良商家,賺黑心錢,她要做就做真正能產生社會價值的事情。畢竟自己也不缺錢,她開這家機構也是因為一種情懷。
韓母是老師,一直都是在公立校的教學第一線工作。韓雨熙上一世也想成為一名老師,但是沒有考上,隻能做其他工作。這一世既然有這樣好的機會,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同樣想做教育的李靜,可以說是一種緣分。也是韓雨熙拾起原來夢想的契機。
剛剛過完年,孩子們正是玩的歡的時候,沒有招來學生是很正常的。現在把機構開起來一是因為韓雨熙開學之後就回京市了,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操持這邊的事情。二是因為迎接開學季做活動,要給家長一些認識這個機構的時間。韓雨熙和李靜還要招聘老師,備課教研,要忙的事情很多。
韓雨熙在機構門口貼了很多海報,一方麵介紹機構的服務項目,另一方麵宣傳免費體驗一個月的活動。最開始的時候是不能想著一下子就賺到錢的。要先有人氣,把口碑打出來,之後才能有更多的學生慕名而來。
韓雨熙這一個假期忙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開了這家培訓機構。在她開學之前製定出了好幾套營銷方案,讓李靜根據當時的谘詢情況做出下一步的宣傳調整。不僅如此,韓雨熙還和李靜招聘了幾個老師和谘詢顧問。團隊組建起來了。這樣韓雨熙才放心的去京市上學。
對於韓雨熙走之後機構會不會出問題,韓雨熙表示她不擔心。一是相信李靜的人品和自己招聘人的眼光,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自己和李靜簽的合同對雙方的約束力還是很大的。作為這家培訓機構的最大股東和決策人,自己雖然不在本市,但韓雨熙相信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韓母和韓雨熙一起去的京市,韓母想去看看劉娟。
兩人到達京市的時候還有一周的時間開學。所以娘倆先在四合院住了下來。並且把劉娟和李傑兩口也邀請到四合院一起呆兩天。冷清了一個假期的四合院終於熱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