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
一群雲金將領出了軍帳,去犒賞士兵時,不由說道“王爺好似還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此次勝仗,也不見他有多高興。”
“按照原定計劃,這次我軍下足了血本引那蘇賊入網,好不容易把人引來了,卻又讓他給跑了,所以王爺才不甘心吧。”
“蘇賊詭計多端,一時拿不住他也不是王爺的錯,全軍上下都能夠理解。”
“王爺就是思慮過重。”
眼下軍帳裡,敬王坐在桌前,神色深重。
雲金此次折損焲軍三萬人,聽起來是場十分可觀的勝仗,可蘇槐脫身了,對他來說就意味著敗了。
這是他集全軍之力設的一個局,卻還是沒能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焲軍被斬殺的近萬人算得了什麼,對於蘇槐來說根本不痛不癢。
還有那被燒死的兩萬餘人,後來敬王仔細思慮,若是他們不潛伏在山上,也不至於全軍覆沒於火海中。
當時蘇槐的兵馬急需支援,可那批兵馬卻藏於山中,而不是第一時間營救主帥,是為什麼?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想救。
他們有異心,想等蘇槐戰死過後再出現收場!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被燒死,他們是蘇槐送來給他借他的手燒死的!
他以為蘇槐這次終於落入了他的局中,到頭來卻猛然發現,自己同樣也在他的局中。
鏟除軍中異己,他蘇槐從來都不用自己親自動手,而是送到對手的刀下。
敬王手搭在桌案邊緣,一點點收緊,用力得手背上青筋凸起,指節泛白。
可恨他當時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他不能全力去追擊蘇槐,將自己全軍置於被前後夾擊的風險之中,他隻能做出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損失三萬人對蘇槐來說算什麼,蘇槐借他的手鏟除了異黨,焲軍的兵力照樣不輸雲金,蘇槐照樣朝雲金大肆揮兵!
所以,此次戰役,蘇槐沒有敗,而他,也一點沒有贏。
甚至於,是他敗了。
雲金三軍上下不如他思慮得這麼多,尚且還沉浸在打勝仗的喜悅中。
隻有他知道,一旦此次敗了,結局就已經注定。
焲朝在收到前線戰報時,無疑是一番痛心疾首。
一戰損失三萬人,且戰亡的將領名字也都寫在了戰報上。
整個早朝過程中,皇帝就一副呆滯的形容。
隻有他和幾個心腹近臣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同時,戰報內容也傳到了長公主那裡。
劉將軍和他的兩萬兵馬全部陣亡。
長公主臉色發白,久久沒言語。
不可能會這麼巧合,一切都是他蘇槐設下的圈套。
當時與劉將軍一同出兵的廣寧侯僥幸撤退成功,據他的軍報,戰況緊急,千鈞一發,因他衝在前麵與相爺成功接應,而劉將軍的兵馬卻是慢了一步,才被敵兵給阻攔包圍了去。
兩萬人的兵馬說沒就沒,往後,還有誰能與他抗衡?
關於這場戰役,雲金也沒能高興得了多久。
緊接著焲軍繼續攻打雲金城池,越到後麵將士們越是士氣激昂,隻等將這雲金全部拿下以後就可凱旋而歸。
是以,雲金仍舊是敵不過焲軍勇猛,連連戰敗。
後來,焲軍攻打到了雲金的一座要城。
隻要攻下此城,便可揮師直指京都之外的八座護城。
雲金君臣百姓,全都活在煎熬惶恐之中。
雲金軍已經被打得再無半點血性士氣可言,他們看到焲軍攻來,便下意識地萌生了退意。
許多雲金將領都已經戰死了,剩下的也不過是在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