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芳見孫韶沒有打斷他繼續說道“降將也分親近遠疏,張昭陸遜,呂岱步騭等人漢中王肯定會重用,就算暫時雪藏,過幾年也會委以重任,但是將軍,您是宗室啊。”
“吳侯就算投降,對漢中王依舊存在著致命威脅,若有機會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將孫氏勢力連根拔起,屆時您這樣的宗室將領可是首當其衝的。”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漢中王仁義不會卸磨殺驢,但將軍覺得您後半生的仕途還有希望嗎?”
孫韶沉默了。
麋芳說的沒錯,劉備重用孫氏將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逮住機會除掉他們的可能性卻很大。
換位思考,自己若是劉備鐵定斬草除根,這樣才能徹底安心。
就算劉備真仁義講信譽不會為難自己,自己的仕途怎麼辦?
他今年才三十八歲,可不想待在某個閒職上浪費光陰。
見孫韶開始權衡利弊,麋芳取出張遼信件放在桌上說道“這是張遼將軍寫來的,您不妨看看再做決定。”
孫韶扭過頭去拒絕道“拿走吧,孫某不可能做叛徒。”
雖然拒絕了但語氣不是很堅定,明顯還有商量的餘地。
麋芳笑道“將軍此言差矣,您是東吳將領,是吳侯的臣屬,背叛吳侯才叫背叛,對漢中王怎麼能說是背叛呢?”
“東吳被滅,您忠於東吳不願降漢,又無力回天隻能流落曹魏,有什麼問題?”
這話在理,孫韶對於劉備確實談不上背叛,他若降魏非但不會受到世人非議,還可能憑借幫魏軍拿下濡須口的功勞官升一級,何樂而不為。
見孫韶陷入糾結,麋芳明智的行禮告退,臨走時還貼心的幫孫韶關上了房門。
孫韶這才拿起桌上書信陷入沉思,將降漢和降魏的前程各在腦海中預演了一遍,權衡利弊之後決定動手。
東吳都亡了,再為東吳儘忠也就沒什麼意義了,還不如助魏軍南征一統天下,也算為東吳報仇了。
做出決斷的孫韶開始思索行動計劃,想要成功接引魏軍進來就必須擺平周泰,周泰對孫權太過忠心絕不可能投降,如此就隻能設法解決了。
但周泰在將士們心中的威望很高,個人武力也是軍中數一數二的,想將他悄無聲息的解決掉可能性不大。
而且就算順利解決周泰自己也控製不了濡須口,畢竟將士們的家眷都在建業,不太可能隨他一起降魏。
看來想在麋龍趕到之前順利拿下濡須口,隻能請魏軍相助了。
時間緊迫耽擱不得,孫韶立刻去找麋芳商議,麋芳又找來那位名為廚師,實為魏軍密探的老趙,商量好行動計劃與具體時間便讓老趙火速去向張遼彙報。
曹魏征東將軍張遼雖尚未接到曹操伐吳的命令,卻從武昌被圍的消息中敏銳的察覺到了戰機。
武昌被圍,周泰肯定會派兵救援,如此一來濡須口的防禦力量可就弱了。
更重要的是隨著武昌被圍的消息傳開,濡須口守軍的士氣必然會受到影響。
兵力減少士氣降低,可不就是拿下濡須口的天賜良機嗎?
因此張遼老早就率領兩萬水軍潛伏進了巢湖,做好了隨時奪取濡須口的準備。
接到老趙送來的信件,張遼整個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