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鬥個兩敗俱傷則更慘,白白便宜了大耳賊。
司馬懿繼續說道“您沒有先王的手腕和威望,對待重臣隻能先以安撫為主,安撫就得加官進爵,您不登基他們怎麼升官發財?”
“至於大耳賊,大王覺得收到您登基的消息之後,大耳賊是會揮師北伐呢,還是會祭天稱帝呢?”
曹丕連忙問道“大耳賊也想稱帝?”
話說出口才意識到自己問了個愚蠢的不能再愚蠢的問題,有實力誰不想稱帝,連袁術那樣的廢物都敢稱帝更彆提大耳賊。
話雖如此曹丕依舊擔心的問道“大耳賊會不會先北伐再稱帝?”
北伐之後稱帝,稱帝之後北伐,順序不同造成的結果自然也不同。
“絕對不會。”司馬懿搖頭道“咱們不能忽略大耳賊的年紀,他都六十了,說句不好聽的明天都可能蹬腿,換成是你,你是先北伐呢還是先稱帝呢?”
“北伐可以延後稱帝卻不行,他若是蹬腿了稱帝的事可就落到他的廢物兒子頭上了,你覺得劉禪能搞定稱帝這麼大的事嗎?”
“對大耳賊來說,比起北伐,提前為兒子鋪路更為重要,若非如此,劉封怎麼會死?”
“所以臣斷言,您稱帝之後劉備肯定也會接著稱帝,不會在您稱帝期間過來搗亂,等他忙完您差不多也忙完了。”
登基稱帝畢竟是犯忌諱的事,不管曹丕還是劉備,想邁出那一步都會遭到反對,劉備的軍功威望都太高,自然可以輕鬆的將這些反對聲給壓下去,劉禪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卻沒這能力。
曹丕也是雷厲風行之人,略微思忖片刻便下定決心,語氣堅定的說道“乾了。”
接下來的事就簡單了,群臣上書勸諫天子劉協禪位,劉協詢問曹丕意見,曹丕堅決請辭。
群臣繼續勸進,劉協繼續禪讓,曹丕繼續推辭。
如此往返三次之後,曹丕勉為其難的接受了劉協禪讓。
期間雖也發生了符寶郎祖弼不交玉璽,皇後曹節怒斥曹丕等插曲,但總體來說禪讓進行的還算順利。
最後曹丕在天子劉協和文武百官的簇擁下登壇祭天,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魏,定年號為黃初,成為大魏王朝的開國皇帝。
隨後便是大封群臣了,追封曹操為魏武帝,封天子劉協為山陽公,在封地內享受皇帝待遇,見君不跪,封車騎將軍曹仁為大將軍,封……
冊封的同時還不忘大赦天下,後麵還有一堆事要忙呢。
……
江陵。
現在劉備統一江南占據了大漢的半壁江山,再將治所定在成都明顯不合適。
所以劉備做出了新的部署,任命李嚴為益州刺史,命世子劉禪繼續留守成都,其他官員陸續遷來江陵再做安排,麋竺因此來了江陵。
得知大伯要來,麋龍親自出城迎接,在風中站了約半個時辰麋竺的車隊終於出現。
麋龍立刻小跑上前,行禮拜道“侄兒拜見大伯。”
麋竺快速下車捧著他的臉笑道“讓大伯好好看看咱們麋家的麒麟兒,你可真給大伯長臉啊,比你那個廢物爹強太多了,對了,你爹咋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