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嫂語速慢了許多,停頓了一會兒,眼睛裡不斷閃現出驚恐的神色。
她嗚咽著,流下淚水說“上天報應馮家也就算了,為何還要害了梁超!那晚梁超本要陪我回娘家的,誰知馮老爺說晚上有貴客到訪把他留下了……”
“哪來的貴客?”果哩問。
“不知道……”
梁嫂搖了頭,哀傷的神情不壓於百裡夫人,隻是她忍耐力有限,低聲抽噎了起來。
看她痛哭流涕的樣子,引得朱茵心如刀絞。
稍等片刻,梁嫂撩起衣袖擦了眼角的淚水,繼續說“那晚雷聲陣陣,卻沒有下過一滴雨。馮家滿門被殺,連帶著狗兒貓兒都沒有放過!”
“周知縣可是馮家主母弟弟,難到沒有查出真凶嗎?”
“查了,如此大案,周知縣還上報了朝廷,隻是半點線索都有,我夫也就成了冤死鬼!”
稍頃,梁嫂調整悲傷的狀態,顫抖著起身。
這些事情擱在心裡久了,像顆釘子一樣紮在心尖。日日想起,夜夜噩夢,全部說出來,反而可以暢快的呼吸了。
她看了朱茵,細語說“二小姐沒有含冤而死就好,以後好好活著,我們女人都不容易。”
“梁嫂。”朱茵留住了她,把腕子上的玉鐲摘下來,戴在她的手腕上說“咱們不僅同鄉,還同命相連,以後您就喚我茵兒,我視您為姐姐。”
梁嫂淚水連連,慌忙抱住朱茵。
果哩上前岔開話題說“明兒咱們到京都轉轉散散心,叫上聶小英一起。聽說京都有間鋪子售賣七彩雲霓裳,我特想去看看。”
梁嫂含淚笑了說,她到京都早些,平日經常出門采買食材,對城中道路較為熟悉,順便帶她們到城內萬安寺祈福。
萬安寺是皇寺,聽說那裡的活佛普度眾生,去那兒燒香祈福最為靈驗。
話說幾千年前,有一活佛名叫“應聲”。
其實,應聲本就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靠著兩畝薄田過日子。
有一日,他在山間犁地,正值當午,累到實在走不動了,拉了老牛到田地邊的山坳裡休息。
山坳裡有一彎水塘,老牛抬腳踏了進去,在清涼的水中歡騰著。
應聲洗了把臉,坐在水塘邊休息。
有條魚兒擱淺在水塘邊的石頭上奮力掙紮。看情景,應是老牛下水時潑起了水花,把水中的魚兒帶上了岸。
“真是罪過!差點害了一條生命!”應生心善,捧起魚兒放生到了水中。
後來,應生在睡夢中夢到小魚兒變成了美麗的女子。
女子說自己名叫草兒,過些日子傷好些,就會嫁給他報恩。
黃粱一夢,應生嗬嗬笑醒。
誰知一夜醒來,窮困潦倒的家裡果真有名女子在為她生火做飯。
自此以後,夫妻兩人格外默契。
應生沒問女子是誰?女子也沒有提起報恩的事兒,就這樣相濡以沫的過起了日子。
有天下了瓢潑大雨,十幾個外地人到應生家避雨。應生心善,好吃好喝的供應著。
誰知有人看草兒長的嬌小可人,起了歹心,想要占為己有。
外地人以應生的性命為要挾。
草兒眼看著應生被人吊在樹上毒打,憤怒之下拿起?頭與壞人拚了命。
應生埋葬了草兒,過起了孤苦伶仃的日子。
再後來,他賣掉所有田產,出家當了和尚,從此懸壺濟世,為生民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