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武神功絕學不是有手就會嗎!
燕南天和路仲遠是傳統的江湖中人,他們不理解周言清提出這個計劃的意義。
而楊鄴出身王室,也是嫡子,出生在財大氣粗的雲王府,朱棣定下的養豬政策落不到他頭上。
接受過精英教育的楊鄴明白,周言清的提議具有很高的執行性和成功率。
他一臉嚴肅地看著周言清,“周大哥,以你的身份,如此不遺餘力推動大明向海上經營,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什麼?”
“呼。”
周言清長舒一口氣,目光向上,一動不動,“大概是因為自己已經功成名就,想為這個世界留下點什麼吧。”
“火槍大炮才是未來,這是江湖的悲哀,也是不可回避的大勢。”
“現在的大明看似強大,實則隱患頗多,再過百餘年,真就無力回天了。”
“你可知道,大明朝向西數萬裡,有些個諸如西域海外小國,人口不比大明少,數百年前過的還是茹毛飲血的生活。”
“然而如今,他們的艦船越來越巨大堅固,幾乎不比大明朝差,槍炮更是堅利,諸如佛朗機炮,連大明都得借鑒。”
“他們早早明白了在海外可以獲得巨額財富,各個國家之間相互競爭,這就意味著他們為了稱霸大海,會造出更多更強的堅船利炮。”
“中原各個王朝,從建立到衰敗覆滅,始終都在內耗,有進步但不多,直到下一個輪回,就像陷入一個怪圈。”
“世界很大,遠比大明大得多,隨著武器和船舶技術的不斷進步,世界終歸要有一場瓜分盛宴,這是挑戰,也是機遇。”
“如果能由大明主導瓜分世界,便能有更多的選擇和收益,就算不能解決問題,也能暫且緩和問題,為後來者更好的條件。”
楊鄴被這一番話震得目瞪口呆,下意識問道,“那麼您想要讓我做到什麼程度?”
“儘人事聽天命。”
說到這裡,周言清微微搖頭,“我有些失態了。”
“出海經略,是盟主未來既定的方向,但讓你作為主導,僅僅是我的心血來潮之舉,現在說這些,未免為時過早。”
“若你同意,我可以安排你到盟主府的艦隊磨礪,以待戰機,若你有其他想法,我不會強求,府中幾個弟子雖然年紀尚小,倒也可堪一用。”
楊鄴下意識將目光投向燕南天。
然而燕南天二人除了熱血沸騰就是一頭霧水,笑道,“我也就能教你一身劍道,其他的你自己做主就好。”
楊鄴沉默片刻,一臉堅定的點點頭,“我會按照您預想去做,不僅是為了讓父王重見天日,也因為我是朱家的血脈。”
“好。”
周言清滿意地笑了出來,卻也沒忘了敲打,“彆忘了今天的決定,若不能達到我的要求,這等重任也不是非你不可。”
楊鄴心中生出一股壓力,不過還是點點頭。
“我會記住的。”
周言清道,“海外局勢變化不定,朝廷不會給你太多時間,半年之內,你得進入盟主府艦隊之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盟主府會同步運輸流民邊民,籌集軍備進行操練。”
事實上,這半年是給楊鄴時間,好好與燕南天發展鞏固感情。
周言清選中楊鄴,雖是臨時起意,卻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盟主府其他弟子年齡還小,最強的劉山,一流境界,在江湖中已然不得了,但扶桑等海外各國之中,並非沒有高手坐鎮,他們還需要時間沉澱。
楊孤鴻誌不在此,周言清也由得他鑽研武功,他們這類盟主府核心,偶爾出手可以,但作為一軍統帥,自己不樂意不說,還容易被朝廷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