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武神功絕學不是有手就會嗎!
對於此戰為何如此快速分出勝負,雙方軍隊成色質量是一方麵,呂宋軍的戰鬥地實在不堪入目。
更關鍵的是,楊鄴派出了一隊武藝高超之人,趁夜對呂宋軍高級將領實施斬首行動,而後發動夜襲。
作為夜間本就容易炸營的古代軍隊,麵對這套操作,沒有足夠高手保護的情況下,呂宋軍幾乎沒有反製手段。
此戰之後,短短數天時間,楊鄴軍便已經兵臨呂宋都城下。
與此同時,劉山得知此事,遣手下一將領,領兩千兵馬,從西向東,一路宣傳呂宋王庭潰敗的消息,殺到都城。
楊鄴總領幾部兵馬,帶著各地征募的兩萬仆從軍和民夫,將呂宋都城團團圍住。
城外堆滿眾多攻城器械,數十門炮口對準城門和城牆上的守軍,殺氣騰騰,令人膽寒。
呂宋王見大勢已去,當即打開城門投降。
楊鄴並未馬上自立為王,而是以攝政自居,清理各地殘餘,安撫百姓,封賞兵將。
最重要的是,抓緊時間督造戰船。
打下呂宋不算完,讓大明接受呂宋王楊鄴的存在,以及盟主府私下搞出這種動作的現實,才算真正站穩腳跟。
果不其然,大明皇帝那邊才過完年,便聽到自己作為罪犯餘孽的堂弟打下了呂宋,並且還派使者請求釋放雲王。
皇帝大怒,他知道此事與盟主府也脫不了乾係,當即遣朝廷海軍征伐楊鄴,還不知從何處聯絡了一支佛郎機船隊隨同作戰。。
同時查封盟主府在各地的生意,封鎖港口,遣使申飭周言清。
當然,動手是不可能動手的,參與過護龍山莊一戰的高手,深知周言清的恐怖,若是當真掀桌子,誰也保不住皇帝。
在這種時候,為了不刺激皇帝,劉山主動退居二線,將艦船軍隊全權交由楊鄴指揮。
在海上作戰,楊鄴仿佛血脈返祖一般,領十六條寶船,二十餘條用漁船倉促改造而成的戰船,不足三千海兵,與對方兩百多條戰船,數萬明軍交戰。
憑借當地漁民熟悉地形,將對方到處遛,打了個有來有回。
雙方交戰,戰船兵士沒損失多少,但楊鄴在呂宋之地,封鎖海岸航道,不準任何一艘船板經過。
此舉讓大明沿岸貿易損失慘重。
開戰四個月,雙方陷入僵持,海運貿易損失數百萬兩銀子。
原本海運是皇帝強製推行的,按照周言清的建議,讓朝廷各部主持,賺了不少,大大緩解財政壓力。
戰事一起,朝廷各部日子不好過,一致反對繼續戰爭,最重要的是,南方士紳受不了了,他們才是最直接受到衝擊的群體。
跟誰做生意不是做,他們並不關心皇帝的臉麵,隻在乎到手的銀子。
還有一個反戰的群體,被楊鄴重金收買的其他宗室藩王提出,大家都是朱家子孫,在大明朝不讓咱們胡來也就算了。
人家在大明活不下去,到外麵討口飯吃皇帝也要嚴令禁止,太過不近人情了。
這些人絲毫不顧及楊鄴是造反雲王的嫡子,親戚嘛,相互之間搞出事情,在旁邊笑話不就完了。
大明上下一致反對繼續開戰,皇帝更是氣憤,下定決心要給楊鄴點顏色看看,自己輕裝簡行從京城跑到金陵,準備效仿早年親征韃靼之事。
與此同時,下旨調令六扇門郭巨俠,想要以習武之人的力量解決敵方艦船,但被不知為何出現的燕南天所阻。
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所有人都再顧不上海上兵事。
皇帝忽然在金陵落水,臥病在床。
如此戰事是進行不下去了,朝中閣臣命令海軍將領原地駐守。
皇帝的病一直不見好,甚至有愈演愈烈,一命嗚呼的趨勢。
眼看就要不行了,周言清悄無聲息來到金陵,將皇帝的“病”治好,二人相談一夜,周言清悄然離去。
沒有人知道二人一夜說了什麼,甚至都沒人知道周言清曾經來過。
隻知道皇帝病好之後,馬上下令撤軍,調集了大批錦衣衛和邊軍,封鎖江南各地要塞,殺了一批禦醫,官員和江南士紳,足有近萬人之多。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很少有人提起此事,朝中百官,連上奏諫言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