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莫道說他要離開華新社了。
本能的,華新社社長一時都有些接受不了。
不說六神無主,但的確有種心裡發虛的感覺。
“莫記者,您如果對華新社的工作上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我們都會考慮到您的意見。”
這種複雜的情緒下,社長再次誠懇地對著莫道說道。
“我隻是想單純作為一個記者退休。”
莫道看著麵前的社長,再說道。
聽著這話,社長和旁邊領導都有些沉默了下來。
但沉默了陣,依舊對莫道極力挽留,
“莫記者,您要不再在華新社工作幾年吧。莫記者你就這樣離開,我說出去可能大家都不太能夠接受。”
“就我知道的,現在咱們社裡不少人當初都是奔著和莫記者你成為同事來的……”
“莫社長,華新社總編的意見,也是我的意見,您要不還是在華新社再工作幾年吧……”
最終,
不太能接受作為精神象征的莫道就這樣離開的社長以及領導,
兩個人輪番上陣,對著莫道反複挽留。
最後,
雖然在莫道的堅持下,總社和上級機構同意了莫道的‘退休’,
但依舊堅持讓莫道在華新社內繼續掛名副社長以及首席顧問等職務,
隻是不再負責具體事務。
在決定下這件事情過後,辦公室裡再安靜了一陣,
然後華新社社長再提起了另一件事情,
“莫記者,因為您老這突然襲擊,倒是忘記了原本一件想對您提的事情。”
“今年您正好六十歲,咱們總社內部,國內記者媒體協會,相關上級部門,以及國際記者協會,媒體協會共同提議,準備以您的名字,設立一個獎項。以獎勵在新聞報道事業中做出傑出貢獻者。”
“這件事情可就不征求莫記者你的同意了啊。不過第一屆以您名字設立的獎項,決定是在今年十二月,在首都舉行頒獎。我們希望能夠由莫記者你為第一屆獲獎者親自進行頒獎,希望莫記者你能同意這件事情。”
社長對著莫道誠懇地說道,
經曆了先前莫道提退休的事情,他還真有些怕莫道不同意。
莫道看了眼社長,隻是點了點頭。
……
54年7月,莫道事實上進入了半退休的狀態。
隻是華新社也未對外公布。
同月,‘莫道’新聞貢獻獎由華新社,國際國內多個相關協會,總台,華國新聞相關部門共同宣布正式設立。
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同時,第一屆頒獎活動宣布進入籌備和評選階段。
……
54年8月,莫道正式滿六十歲的生日。
雖然莫道沒有舉行任何慶賀活動,僅和秦懷詩兩人在家中,一起做了頓還算豐盛的晚餐。
但在莫道社交平台的官方賬號上,還是出現了相當多數量的留言祝福。
華新社也在官方賬號下,發布了一篇名為‘記者莫道’的專題文章。
而且,不僅局限在國內媒體上,由於莫道享譽世界的巨大影響力,
各國媒體都或多或少在這一天,提及到了記者莫道。
同時,莫道曾經專訪過得,各國首領,重要人物,相繼以私人的,或者官方的身份,發來了祝賀。
甚至有阿菲卡州,乃至歐羅巴洲的首領,直接在當天的記者發布會上,站出來說,
“我們應該為偉大的記者莫道先生慶賀,我們今天應該為這樣一位傳奇歡呼……”
而除了這些之外,
這一天,莫道還收到了一封有些特彆的郵件。
它來自克爾納,是克爾納目前的政府軍首領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