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雖然國家聯合會以及各方麵對維和力量介入克爾納局勢都比較急切,
但抵達阿菲卡洲的莫道一行人也不可能一到就立即進入克爾納。
在阿菲卡洲的國家聯合會一級辦事處駐地附近,
抵達阿菲卡洲的莫道一行人先休息了一天,倒過時差。
又再國家聯合會的組織下,莫道一行人再接受了為期一周的訓練。
這訓練不涉及到軍事能力方麵,
主要就是培訓維和部隊的一些慣例性規章和要求。
比如,維和部隊完全中立,不能參與進入交戰雙方任何一方的戰鬥中。
進入任務國家和區域時,隻能攜帶輕武器,
非自衛情況下,不得開槍。
然後對本次派遣進入克爾納的維和部隊的任務進行了詳細說明,
具體就是監督國家聯合會安全會議之前,關於克爾納部族屠殺問題的決議的執行,
同時保證國家聯合會工作人員的安全。
操作中,還將設立安全區,
暫時將願意接受保護的,先前被屠殺的,克爾納部族平民收攏到安全區內,
和克爾納反對派的力量物理上隔開,直到確定之前發生在克爾納首都內的慘案不會再繼續發生。
再之外,就是一些克爾納本土,可能出現的一些風俗問題,敏感問題,提前告知所有維和人員,
避免維和部隊和當地民眾發生嚴重衝突。
整個培訓過程進行的很順利,
畢竟這些內容,在到來之前,他們也算是預習過了。
……
一周,培訓結束。
莫道一行三百餘人,終於正式進入克爾納首都。
隨行的還有吳中校與艾爾索普等人。
在維和任務期間,吳中校算是莫道的直屬上級,不過維和部隊三百人的管轄問題還是莫道等人自己直接負責。
吳中校與艾爾索普等人主要是負責和克爾納反對派那邊進行協調和溝通。
莫道一行人三百餘人,是第一批進入克爾納首都的維和部隊,
在其他國家的維和部隊被調遣來之前,整個克爾納首都都隻有莫道一行三百餘名維和官兵。
乘坐著國家聯合會的運輸車,車上同時掛著國家聯合會與華國的旗幟,貼著維和部隊的標誌,
一行人進入到克爾納首都。
在進入克爾納首都前,一眾官兵的情緒是緊張和因為緊張的亢奮皆有。
而隨著載著一眾維和官兵的運輸車緩緩駛入克爾納首都內,
透過運輸車車窗,往著車外望著的一眾人,也就愈加沉默。
雖然還沒有親眼看到或者直接參與到某起交火中,
但一眾官兵都已經感受到了這裡迥異的氛圍。
空氣裡一些難聞的焦臭味,硝煙味,和一些其他味道混雜著,
再想到之前一些新聞報道裡,報道的克爾納首都內發生的部族屠殺慘劇,每個人臉上都不太好看。
而周圍感覺到的其他細節,那些倒塌的建築廢墟,那些遭到摧毀的難民營,
地上炮彈炸出來的坑坑窪窪,路邊看到維和部隊的車路過的小孩,漠然的目光,
種種都讓人下意識地緊繃起身體,無法放鬆下來,
這是一種本能的,感受到的一種不安全感。
直觀的畫麵,聲音,甚至氣味,都讓所有人清晰地認知到——已經進入戰場了。
這裡已經不是安全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