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波爾問了句。
“據說是,克爾納青年的二號人物。”
“……華國的人?”
“按照的情報,據說應該沒什麼關係。他參與到克爾納青年中的原因,也不清楚。”
“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參與克爾納青年……”
沃波爾抬起頭,看了眼自己的副手,
再望了望這份克爾納青年幾個高層的照片,沒再說什麼。
……
十二月初。
克爾納反對派的戰線出現了不同之前的變動。
有超過兩個團的兵力,開始不斷調動,朝著之前很少關注的戰線西側。
也就是克爾納青年所在的瓦美波地區,迅速壓了過來。
同時,克爾納政府軍的戰線,也做出了對應的調整,
雖然看起來是應對克爾納反對派調動而做出的調整,
看起來並沒有壓到克爾納青年所在區域的跟前,
但事實上堵住了克爾納青年北側的後路。
在瓦美波地區的再西側已經是克爾納邊境的情況下,
克爾納青年事實上陷入了一種腹背受敵的狀態。
如果朝著南,就需要麵對克爾納反對派,朝北,克爾納政府軍攔路。
朝東,就是克爾納中部地區,是克爾納反對派與克爾納政府軍的主要戰線,克爾納青年進入,就是被兩方夾在中間。
就如同預料的一樣,
以克爾納的宗旨和目標,一旦進入敵方的視野內,必然就會迎來最大程度的打擊。
在克爾納反對派兵力調動的情報傳來的同一天,
萊爾市,
克爾納青年起家的地方,
核心幾條街道遭到轟炸,‘不明身份’的戰鬥機投下來大量空對地導彈,航彈,
造成大量克爾納平民傷亡。
對方顯然對克爾納青年已經有所了解,
就是要以這種方式,破壞克爾納青年的統治的基礎。
破壞克爾納青年建立起來的,和多數平民利益上的一致性。
以恐嚇的方式,讓平民意識到,和克爾納青年站在一起並不安全。
轟炸發生過後,沒有任何勢力站出來承認這件事情是己方所為。
老實說,
克爾納青年自己都不確定這起轟炸究竟是哪方所為。
不過,這是戰爭,不是調查真相。
隻需要明白誰是敵人就好。
當天,克爾納青年通過廣播,對萊爾市居民宣布,
轟炸是克爾納反對派及其背後勢力造成。
克爾納青年將繼續與所有敵人戰鬥!
下午,
克爾納青年所掌握的,所有空中力量起飛,
轟炸了才壓上來的克爾納反對派兩個團的駐地,
同時,地麵部隊出動,進攻了地處在瓦美波地區周邊的,
一個名義上由克爾納反對派占領的大礦場,宣布接管這大型礦場的一切財產。
並將提高所有原該大型礦場的,克爾納工人的待遇,
宣布該大型礦場產出的資源,將用作克爾納青年所接管城市的發展。
幾乎是當天,由克爾納青年先墊資,宣布瓦美波地區,再上馬多個項目,大量就業。
雖然這時候所接管的大型礦場的產出遠遠還沒有換成收益,
但克爾納青年讓瓦美波地區的民眾,先感受到了克爾納青年這麼做的好處。
更多的期望被投在了克爾納青年身上。
更多的人,不願意克爾納青年倒下。
同時,克爾納青年也需要麵對敵人更猛烈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