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裡!
在同一天的記者會上。
華國的外事人員表示。
對於某些國家對於克爾納青年的看法,華國不太認同。
某些國家對於克爾納青年的製裁,顯然也和所謂的公平正義找不到關聯。
不過是又一次以自身利益出發點的霸’權的行為。
然後,外事人員再陰陽了某些國家兩句。
“至於某些國際所提及的,克爾納戰爭完全由克爾納青年帶來的,但克爾納戰爭的爆發之初,似乎並沒有克爾納青年的出現。”
“不知道有些國家,一味的想要以‘歲月史書’的方式模糊才過去沒多久的事情是想要做什麼。”
“但無論什麼,顯然都和某些國家強調的‘正義’大相徑庭。”
而之後,
毛熊國的外事人員麵對記者提問時,回答則更一如既往的直接。
“我不知道我歐羅巴洲和阿美利加州的那些同事們是怎麼樣思考的。我隻是覺得,他們或許用不著說那些話,直接說最後一句就好了‘我們準備要打克爾納青年,我們要製裁他’。”
“至於其他的,在我看來似乎是沒有必要的。反正他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有誰會覺得奇怪呢。”
“反正在國家聯合會幾次沒有通過對克爾納青年定性為極端的情況下,他們依舊將克爾納青年稱之為極端的,那還有什麼其他好說呢。他們直接做決定就好了。”
在一些大國之後,
緊跟著,克爾納青年周邊的,阿菲卡洲的一些小國紛紛表態站隊。
有些強勢些的,表示克爾納青年完全是正義的,對克爾納青年的打壓完全是邪惡的行為。
也有的立刻站出來表示,將要支持克爾納政府軍,必要的時候可以派兵幫助。
在克爾納內的各方利益牽動下,
大半個阿菲卡洲都有些風起雲湧的動靜。
因為牽扯的利益方太多,
整個世界都在此刻顯得有些熱鬨。
整個網絡上,更是顯得格外熱鬨。
就像是先前輿論交鋒的延續,
克爾納青年和克爾納青年的敵人們都各有支持方,
兩方在大大小小的社交平台吵得不可開交。
言辭激烈的時候,雙方每一句話都得帶星號。
不管是支持克爾納青年的還是反對克爾納青年的,
兩方基本都覺得對方是蠢貨。
“如果你看到克爾納青年做了什麼,給克爾納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你會由衷的支持他們。”
“你是說瓜分了原本屬於國外的企業的私產嗎?這隻會讓我感覺到恐懼。”
“那本來就屬於他們,蠢貨!”
“……”
這種爭論,甚至能夠從網絡延伸到現實,
在這種氛圍下,歐羅巴洲一些國家乃至阿美利加州一些國家都出現了一些遊行。
有時候支持克爾納青年的和支持克爾納反對派在街上遇到一起,都能爆發物理上的衝突。
華國國內,
情況倒是好許多。
除了部分上頭的,大多數都是樂子人。
在為克爾納青年這個純粹的武裝有些感慨的同時,
也看著一些熱鬨。
經常就能看到一些陰陽某些提出對克爾納青年進行打壓國家的評論,
“……好家夥,看了某些國家的發言。我怎麼感覺他是在自我評價呢?強盜,破壞國際規則……唾麵自乾了屬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