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二學年開始,
學院可以說給了英才班學生們更大的自由。
特彆對於莫道,不管是學院還是洪教授,都可以說是放養。
除了給了莫道一份期刊書單以外,洪教授也沒有要求莫道必須到他那兒去。
事實上在莫道在物理乃至數學專業一些特定領域繼續深耕,知識的積累逐漸進入深水區的情況下,
在已有的知識上,的確是沒啥好教莫道的了。
即便是莫道想要將知識的廣度繼續擴展一下,
在已經逐漸在腦海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識框架的情況下,莫道也可以自己往下學。
學院對莫道的教學和期待,也從知識積累轉變為科研本身。
於是,從第二學年的下半年開始,
莫道的側重點,也逐漸變為了擴展知識廣度為輔,課題研究為主。
在繼續積累物理和數學之外任何可能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中用得上的,其他領域的知識的同時,
嘗試著自己在已有的知識之外,探索一些新的知識。
嘗試著熟悉科研工作。
在第一個項目的選題上,作為導師的洪教授,也給了莫道很大的自主性。
最後,是莫道自己選了一個高能物理中,不大不小的理論課題。
是高能粒子解釋理論中,一個狹小角落裡的,一個小的實驗問題的理論解釋和聯係。
而接下來的時間,
莫道就再過得有些充實而規律起來。
……
除了閒暇時間,也會和秦懷詩姑娘沿著首都大學的街道,彼此說下互相最近的學習,享受下當時的平靜。
這之外,
莫道少部分時間,花在了繼續翻看其他領域的前沿論文上,偶爾一些問題,也基本能夠在首都大學內找到相應教授進行討論。
大部分時間,則是花在了選定課題的研究上。
整個研究過程,並沒有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麼激動人心,
而是相當的枯燥。
偶爾,就這個課題,莫道會和洪教授等人進行一些研究思路上的討論。
洪教授等人科研中的思考方式,還是相當有價值的。
不過,事實在課題本身的研究上,洪教授等人其實也沒辦法直接提供什麼幫助。
目前理論物理的前沿研究,存在著一個和數學研究類似的問題。
——理論超出實驗驗證太遠了。
數學倒是不擔心這個問題,嚴密的邏輯讓數學研究的成果大多數時候都是確定的。
但理論物理研究不一樣。
就目前的物理前沿理論,相當部分,或者說大部分都是現階段實驗沒辦法驗證,並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無法驗證的。
包括莫道現在進行的這個研究的這個課題,都是建立在一個又一個的假設上的。
有著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
而既然沒辦法做實驗,
目前的大多數前沿理論物理研究,
基本都是靠數學工具,現有的物理邏輯,以及想象力。
從一個大的假設中,推出一個新的假設,就是大多數理論物理研究者做得工作。
莫道現在做得這個課題,同樣也是這樣。
所以除了偶爾和洪教授,和學院其他教授的交流,
莫道的研究,基本都是一支筆,一遝紙,或者是在計算機上進行一下模擬。
這樣就是一整天。
莫道對這個課題的研究進度倒是不慢。
這種枯燥和不確定性帶來的惡心感,對於莫道來說也隻是尋常。
時間,就這樣往下推移。
……
第二學年,下學期。
12月。
在莫道確定下課題過後三個月。
莫道完成了這項課題的研究,並且拿出了一篇論文。
“邏輯很嚴密。研究的方向也比較有價值。”
“要不試著投一下PRL?”
辦公室裡,再花了半天時間,大致看了下莫道發到他郵箱的論文過後。
洪教授笑嗬嗬地對著莫道說道,
“夠得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