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這位是示範堆項目的副總師。比我年輕許多,在我退休之後,他會接任我的職位,繼續在更進一步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上進行探索和研究。”
春夏交際,莫道曾經的學生,帶著此時的示範堆副總師,一位比較樸實的中年,一同來看望他。
幾人就在書房裡交談。
午後的陽光透過書房的窗,落在書房裡幾人身上。
說話的莫道的學生,神情有些愧疚,
示範堆項目的副總師,這位中年,微微低頭,臉上也多少有些慚愧。
“老師,二代聚變堆實驗項目可能依舊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落成。我們辜負了您的信任。”
此刻莫道這位學生的年紀也已經超過了七十歲,即將卸下示範堆項目的總師職位。
從莫道手上,接過示範堆項目團隊,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八年。
十八年時間裡,這位學生一刻也沒敢放鬆懈怠。
但科學研究的結果,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時至今日,二代聚變技術的研究依舊進展緩慢。
二代聚變實驗堆不是完全沒有建設,隻是始終無法達到他們的預期。
“沒有關係,你也沒有辜負我的信任。在開天辟地的突破之前,是需要有一些人默默無聞的工作積累的。你也辛苦了。”
莫道不會將自己都沒有完成的工作,要求自己的學生一定完成。
這也是這種超級項目的一種常態,可能有那麼一代,兩代人的青春和科研生涯都砸在其中,都看不到結果。
就像是氘氚聚變技術的突破,不能因為莫道在這一世順利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就忽略了在莫道之前還有著大量科研工作者始終從事著這方麵的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礎。
此外,莫道也的確是沒有什麼太遺憾的。對於他來說,這一世確定下來的目標早已經實現了。
“謝謝老師。不辛苦。”
在得到莫道的肯定過後,莫道這位已經七十多歲的學生,當著他這位老師,依舊忍不住紅了眼眶。
再想到許多事情,想要張嘴再對他這位老師說些什麼,
卻又久久發不出聲音來,倒是每次開口,眼眶就又更紅了一圈。
這會兒,
莫道的身體狀況,雖然還未被大眾所知,但該知道的,基本都已經知道了。
莫道看了眼他這位學生和示範堆副總師,也能夠猜到他們在想什麼,
隻是再說了句,
“好了,沒什麼彆得事情,你們就去忙吧。也不用在我這裡多耽擱時間了。”
莫道抬起手,揉了揉額頭。
他眼前集中注意力時,就能夠看到的,不斷流淌的倒計時,
此刻換算下來,大概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越加衰老的身體,總是很容易疲憊。
“老師……”
這位學生站起身來,喚了一聲過後,
又再停頓了下,最後隻是說道,
“老師,那我們就先走了……下次,再來看你。”
“嗯。”
莫道看著這位學生和副總師離開。
腦子裡這會兒真有些想起了這一世已經去世了幾十年的洪教授和張院士。
……
除了這一世的幾個學生,各科研領域的一些老熟人。
上麵同樣也有人來專程看望莫道。
科學院再往上,一位管科技這塊的老領導,
受更高半級的那位領導的委托,來了一趟。
不過,寒暄過後,倒是先提及一件和莫道此刻身體狀況沒太大關係的另一件事情。
“莫院士,您看這個。”
幾個人同樣在書房裡說話。
也沒有避諱就坐在莫道身側的秦懷詩,
這位老領導遞給了莫道一份資料。
莫道此刻的眼睛無可避免的已經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