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麵帶著一層似乎永遠去不掉灰塵的吊扇,呼呼轉動,
帶起的陣陣不那麼涼快的風,撩動著一張張課桌上攤開的書頁。
少年少女們,或是帶著疲憊,手裡捏著筆,不時還打個哈欠。
或是正提著精神,跟著教室前方,任課老師在黑板上劃動的筆觸。
在安靜中,有細微的粉筆劃過黑板,筆尖劃過紙頁,風扇劃破風的聲音混雜。
伴隨著聲音的,還有一些教室裡獨有的味道,說不清難聞亦還是其他。
偶爾窗外的風吹進教室裡,初夏的風和吊扇的風還顯得涇渭分明,多些空氣中乾燥的味道。
這是十八歲那年,高中的課堂教室。
熟悉的墜落感出現,
莫道就緊跟著重新恢複了意識,睜開了眼睛。
這熟悉的景象,熟悉的風,安靜中又複雜的聲音似乎驟然再將他淹沒。
將他徹底拉回到了這個世界。
莫道低頭看了眼自己手裡緊握著的筆,
也沒有更多動作。
幾乎是在睜開眼睛的同時,
不用莫道主動去思考,幾乎本能的,心裡就再湧現出一些煩躁的情緒,
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為在這一瞬間,
他眼前的倒計時重新從那個最開始的數字流淌,他獲得了時間。
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東西。
除了腦海中又再增加的一世記憶,他未曾從上一世帶走任何東西,
包括再次陪他走完一生的秦懷詩姑娘,事實上也留在了那裡。
這徒勞感的累積,不是想通什麼東西,就能夠抵消的。
不過上一世的人生目標,算是達成了。
他的確看到了一個此前從未看到過的世界。
他依舊在有限的時間裡,但在空間尺度和技術尺度上,看到了一個更加廣大的世界。
可控核聚變技術的誕生,技術的變革,催生了完全不同的一個未來世界。
這樣一個完全嶄新的世界,似乎讓莫道有了些在更大空間裡得以喘息的感覺。
如果時間有限,在空間上催生更加不同的,廣大的,嶄新未曾看到過的世界,似乎是逃離時間上的‘牢籠’唯一的選擇。
這個目標的達成,讓莫道的煩躁感和徒勞感還算好。
莫道望著身前集中注意力能夠看到的,熟悉的倒計時,
再想著前一世的一些事情。
能源富裕,催生的生產力變革,帶來的整個世界變化,是顛覆性的,從上到下徹底的。
在他上一世的後期,幾乎是在一個完全嶄新的未來度過了後半生。
在他離世前,
實際上,上一世紀的華國,已經踩在了生產力再次出現巨大變革的邊緣。
同樣由能源高度富裕情況下,催生出來的‘遂古計劃’,
在莫道將要離世的那一年,實際上已經有了些成果。
遂古計劃並沒有完全建造完成,但執行這個計劃的人們想要的‘遂古智能’。
在遂古技術完全落成前,就已經被初步催生出來。
談不上恐怖,即便真得是強人工智能,
在掌握其底層邏輯,以及限製了其對外輸出的能力過後,
智械危機之類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出現的。
其強悍的智能,主要來源於遂古計劃中已經建設完成的,如同城市高樓一般密密麻麻算力單元堆起來超高算力。
在超出絕大多數人想象力的算力支撐下,
‘遂古’的智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基本滿足了遂古計劃之初,人們想要創造一個通用人工智能的想法。
在莫道離世之前,華國的智慧交通網絡,已經開始接入遂古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