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研究院這場轟轟烈烈的挖人動作,持續了近四個月才漸落下帷幕。
倒不是求索研究院停止招人了。
隻是莫道給挖人團隊提供的名單,這時候都已經被掃了一遍,大肆挖人的動作自然就放緩了下來。
莫道在前兩世,作為eat負責人,長夜堆,燧人示範堆負責人,
接觸大量遠不止可控核聚變領域內的研究人員,
除了實驗堆,示範堆團隊內本來就有的材料,物理,數學,工程等方麵的研究人員,
還有上一世研製成功可控核聚變之後,事實上參與一些科技領域的戰略決策接觸到生物,化學,航天,電子,人工智能等各方麵的人才。
而憑借著此刻莫道的記憶力,基本有過一麵之緣的人,他都有記憶。
這就是他拿出這份名單的基礎。
在這個時候,已經做出一些成就的學者。
在上一世,後麵二三十年成為大牛乃至行業領軍人物,此刻還初出茅廬的一些博士,副教授。
還有一些,莫道有過一麵之緣,知道也是傑出人才的各領域專家。
憑借著優厚到離譜的待遇,研究條件,自在的研究環境,針對性的解決後顧之憂。
已經拿到優厚待遇的挖人團隊們的鍥而不舍,
求索研究院的整個挖人過程,無往不利。
這些名單上提到的人,大半都被求索研究院挖了過來。
當然,
求索研究院也不是所有研究員都是被挖過來的。
在外傳出一些名聲過後,
求索研究院就也開放了對外招聘。
隻不過,真正通過求索研究院考核的,還是隻占求索研究院內研究員的少數。
……
於是,短短四個月時間。
這個在首都郊區位置橫空出世的求索研究院,
就膨脹成了一個有著數千位研究員的大型研究院。
這還隻是研究人員,事實上,由於給研究員提供的優厚待遇,
整個求索研究院內,此刻配套人員,後勤人員比研究員本身都多。
整個求索研究院的所在地,
也在原先求索研究院收購的那個民營科技企業的基礎上,
靠著華建的日夜趕工下,再擴大了幾圈。
為了給研究員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研究環境,
還在研究院內移植大量綠植,鋪設了大量草坪,甚至在求索研究院內,挖了個人工湖出來。
新建的研究院各研究大樓,就沿著這個人工散落在綠植,草坪之間。
比起研究院,更像是一座占地麵積廣闊的新建公園。
從衛星地圖上看,整個求索研究院也已經顯眼起來。
而在外界,
對於大多數人,因為此刻求索研究院還沒有什麼耀眼的科技產出,所以沒什麼關注,
隻有很少數人,因為求索研究院的神秘偶爾有些討論。
不過,
在科研領域,這幾個月下來,求索研究院就矚目多了。
在華國內,乃至整個世界範圍內,就從來沒有冒出來過這樣一個民營研究院。
絕大多數大型民營研究院,基本都是附屬於某個大型企業,
小一點的私人研究所,也基本是有來自於企業的投資,類似於產研結合的模式。
而求索研究院不論是誕生的方式,還是此刻運行的模式,明顯都不太一樣。
是一個相當特彆的產物。
求索研究院建立起來到底是乾什麼的,花這麼多錢,能夠有足夠的收益嗎?
要是求索研究院很小的話,估計還會有人覺得,求索研究院被成立起來可能就是砸錢玩。
但求索研究院這麼多錢砸進去之後,說這話的人自己都不自信了。
不過,拋開這些疑惑之外,
此刻求索研究院在科研領域的名聲,
基本就是‘臭名昭著’和‘美名遠揚’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