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後,
年,一整年。
由莫道親自參與以及負責主持的癌症機製研究進展都比較緩慢。
抑0的誕生和癌症機製的繼續研究可以說是完全不相乾的兩件事情,
癌症機製的研究也不可能因此加快。
不過大眾範圍內的人們,對此都沒有太在意。
在抑癌機製得到破解,由此誕生了抑0之後,
對於更深入的癌症機製全麵研究或許更加重要,但沒有那麼緊要了。
人們有得是耐心和時間,去慢慢的等。
這一年裡,
在大量癌症晚期病人自願申請使用抑0的情況下,
抑0的臨床試驗,基本算是在一期,兩期同時進行。
而隨著臨床試驗的進行,抑0並沒有出現離開實驗室後水土不服的情況,
在所有接受抑0注射的病人身上,都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所有人都清晰看到了一條徹底解決癌症的道路。
這種情況下,
其實就算是對於癌症機製進一步研究一直沒有進展,
大眾範圍內的主流輿論,都很難對莫道產生什麼意見。
如果說之前那一世,
莫道突破氘氚聚變的困境之後,可控核聚變的實現將莫道幾乎推上了科研界的神壇,
那這一世,在抑癌機製突破,抑0因此出現之後,
莫道明顯已經有萬家生佛的趨勢,
並且,隨著使用抑0的人越多,這種趨勢就會愈加明顯。
而在學界,
參與到癌症機製研究這個項目,算是和莫道的實驗室,首都大學生命科學院是合作單位的,各實驗室,各研究團隊,
則是對此比較樂觀。
一是這種底層機製的研究,本來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相當複雜而龐大的項目。
二是,在抑癌機製已經成功破解的情況下,參與進來的一眾研究院對於莫道教授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這本來就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乃至偉大意義的項目,
而在大多數研究員的眼裡,在莫道的主持和帶領下,整個項目其實已經進展的很快了。
雖然一直沒有結果完全呈現,但莫道這個項目主持者,始終在前方明確指引著一個方向。
……
年,一整年,就這麼度過去了。
然後是,年,年。
到年,
抑0這個抑癌藥劑,終於通過了三期臨床,被宣布上市。
對比尋常藥物的臨床試驗周期來說,這個時間已經非常非常快。
也算是特事特辦了。
當然,因為先前那個癌症晚期病人自願申請使用抑0的舉措,
臨床試驗這幾年,也沒有太多患癌病人在等待抑0上市的過程中離世。
此刻的上市,算是意味著抑0開始在不論初期還是晚期的癌症治療中,開始全麵普及。
同時抑0由於其構成抑癌機製,抑製癌變的底層機製,
除了對已經患病的癌症患者,
同年也開始作為一種特彆的癌症疫苗,開始大規模普及接種。
這時候,
和莫道實驗室,合作研製抑0的醫藥企業,不同於私企,屬於國有的性質,
開始發揮作用。
單純考慮市場需要和經濟因素,抑0的價格其實可以高一些。
因為病人其實沒啥選擇。
但最後,和莫道這邊溝通過後,最後抑0一盒的出廠定價是被確定在兩百元出頭。
一盒大概就是患者一個月的用量,做疫苗注射時,大概也是每個人需要一盒的量。
當然,最終患者和癌症疫苗接種的人,實際承擔的費用要比這個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