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魔天師!
袁庭值聽清遠說出了自己的疑問,看了看三足大鼎上空的蓋子說道“秦始皇焚書坑儒在前,徐福東渡蓬萊在後,其實都跟長生不老有關係”。
原來當年的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後想讓自己的皇權永固,並且永遠享受榮華富貴,所以便聽信當時的一個叫做雲中子的道士幫助自己修煉永生秘法,而這個三足大鼎就是雲中子讓秦始皇派人鑄造的,而這個鼎的名字叫做聚源鼎,意思就是將人的壽源聚在這個鼎中,所以秦始皇便聽從雲中子的安排不斷的將征戰抓獲的俘虜送到雲中子這裡讓雲中子將其靈魂抽出,並且打入聚源鼎中煉化成長生不老藥,結果沒想到雲中子是一隻已經化形了的蛤蟆精,就是利用秦始皇的權利替自己抓來大量的活人供蛤蟆精煉長生不老藥,據說蛤蟆精把長生不老藥煉成以後自己卻給吃了,並且逃之夭夭,秦始皇覺得自己受了術士雲中子的坑蒙拐騙,大怒,便把當時京城的術士抓起來,他們互相牽連,互相誣陷,秦始皇重怒之下也不一一查清楚,一氣之下就將這些術士全部坑殺,因為當時的術士和儒生都同城為儒,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焚書坑儒。
所以之後秦始皇為了能長生不老,尤其是晚年更是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所以才派徐福東渡蓬萊尋求長生不老藥,而黃皮子精之所以把這聚源鼎找到,就是因為徐福出海之後一去不回,所以黃皮子精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聚源鼎上,想學習蛤蟆精雲中子的方法煉製長生不老藥後與天同壽,甚至連搜集鬼魂的方法都跟雲中子如出一轍。
當年的黃皮子精利用宋仁宗趙恒的權利終於找到聚源鼎,之後選擇了這裡以修建轉生穴的名義將此地建成了一個眼前規模的七十二座疑塚長生塚用來煉化靈魂,並藏屍在這七十二座疑塚中。而且還將煉製失敗的靈魂,屍體和王文卿的九大弟子煉成各種守護墓穴重要出口的鬼物。
而聚源鼎的作用其實就相當於天賜的噬靈大法,是把陽壽未儘的人的陽壽通過聚源鼎提煉出來,然後再凝煉成可以使修為增長的藥水,就像噬靈大法吞噬靈魂後自己的神識和靈魂都會增強一樣,隻不過這種方法是需要聚源鼎作為媒介來達到的,當然這也隻是一個傳說,當年的蛤蟆精雲中子到底有沒有成功誰也不知道。
然後天賜再次跳上聚源鼎看了看裡邊除了袁庭值的屍骨之外沒有任何東西,所以天賜猜測當年的黃皮子精應該是把聚源鼎之中提煉的東西吃了,或者是其他原因讓聚源鼎之中的東西沒有了,反正現在的聚源鼎之中是除了袁庭值的屍骨什麼都沒有了。
而關乎於其他的問題袁庭值也並不清楚,而當年師傅王文卿就給袁庭值的字是“府”字,和就給平敬宗的地字正好相通,或許王文卿給他九大弟子安排的命運跟地府有關,可能是讓兄弟九人再入地府投胎,或者是彆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命運也隻能湊齊王文卿給師兄弟九人的八個字才能知道。
既然其他的團都沒有解開,天賜幾人也早已經習慣了,雖然整個事件特彆的吊人胃口,但是如果想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也隻有到了最後的塚殿才能揭曉一切的迷。
幾人稍微休息了一下後就再次向下一個塚殿深處走去,到了通道儘頭即將進入塚殿的地方後,天賜抬頭看了看上方,果然上方又雕刻著一個醒目的“離”字,離在八卦之中代表景門,方位屬火,天賜猜測這裡的鬼物必然是跟火有關聯,而火鬼一般由於死狀慘烈,鬼氣和怨氣就會更濃鬱,所以火鬼一般屬於鬼物之中比較難對付的,如果這次真的是跟火鬼又關係的話,就證明天賜的猜測十有八九是準確的,並且之後的塚殿也會跟八卦之中相對應的屬性來安排鬼物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黃皮子精為了能讓自己超脫天道懲罰,能在人間與天地同壽還真是廢了不少的心思啊!
進入塚殿後,這個八卦方位為離,屬性為火的塚殿更是燈火通明,除了四周牆壁上用於照明的夜明珠外,還有一根根的火把將塚殿照的透亮,塚殿之中的地上一條條的溝壑,溝壑中還隱約可見一些沒有燃燒過的碳,塚殿的正中間則是一根巨大的銅柱,銅柱上還用鐵鏈拴著一具燒焦了的屍骨,屍骨上有的地方甚至還連著血肉,雖然屍骨上還連著不少的血肉,但是身體上胸口和頭骨的地方早已經露出了森森的白骨,張著老大的嘴巴和猙獰的麵孔顯示著屍骨主人死之前曾經經受過多麼大的痛苦。
幾人再往塚殿中心走了幾步後,才發現地上的溝壑是以銅柱為中心的,看樣子銅柱中間似乎是空的,溝壑中的碳距離銅柱越近碳就越多,而且溝壑中不僅僅隻有碳,還依稀可見零零散散的骨頭,骨頭也以頭骨居多,並且全都是焦黑的。
幾人再次邁過溝壑徑直向正中間的銅柱走去,看樣子被拴在銅柱上的那具屍骨應該就是王文卿九大弟子之中的一個了,可是就在幾人邁過腳下的溝壑的時候,溝壑之中的一個骷髏頭突然著火了,火焰並不是幽蘭色的鬼魂,而是火紅的火焰,又由於塚殿之中本來就燈火通明,又有可能是塚殿正中銅柱上的屍體吸引了幾人的注意力,所以幾人並沒有發現身後的異樣,甚至連火光都沒有覺察到。
就在幾人走到一半多的距離時溝壑之中原本沒有任何反應的碳居然燃燒了起來,而且燃燒的碳火還迅速的將其他溝壑裡麵的碳火引燃了,幾人同時也被包圍在一片火海之中,一股股熱浪熾烤著幾人,讓幾人感覺自己幾乎快要被火焰給烤焦了,再之後所有溝壑之中的火焰開始向銅柱的方向彙聚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