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謂的“家政公司”提供的“女傭上門服務”,就是一種不可直言的潛規則。
盯緊她們,就能獲取到更多的“一手信息”。
當然,除了這三條主線之外,他還做了一係列的動作去獲取信息,以便交叉驗證。
當這一係列的策略傳到陳沉那裡時,就連見多識廣的他也有種歎為觀止的感覺。
因為,薑河真的是把開源情報這塊做到極致了。
他的一套組合拳打出來,情報顆粒度甚至不輸於某些冒著高風險去搞來的閉源情報了
因為他的到來,東風兵團對民航撤離路線的監控形成了閉環,而其他方麵的監控,就順理成章地交回到了鮑啟等人手中。
陸路、水路因為路線狹窄短促、單次撤離人員數量有限,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涉及到投鼠忌器的問題,隻要掌握製高點,盯好幾個碼頭、幾條小路,就基本上能做到及時響應了。
三條路線封堵,還剩下最後、也是最隱蔽的一條路線,那就是分散突圍。
是的,緬軍要把暗影兵團送走,但這個“送走”,隻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並非實實在在地去送。
所以,暗影兵團這些人,還是有可能以1到兩人一組的散兵隊列分散撤離的。
但是,他們可以分散撤出景棟,卻不能一路分散撤出緬甸,因為他們不是緬甸當地人,哪怕對地形再熟悉,不能統一行動的話,時間一拉長,暴露的危險也隻會增加,不會減少。
陳沉判斷,他們必然需要設置集合點,而這個集合點的距離,也必然不可能距離景棟太遠。
那就好辦了。
都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還都隻能在圖上作業,你能想到的集結點,我就想不到嗎?
陳沉在景棟周圍按照雙方布防情況、周邊交通情況、地形、水文各種因素,畫出了大大小小50個可能的集結點,然後讓何邦雄分出了50個民兵,就部署在這些集結點守株待兔。
他不指望這些人能擋住暗影兵團,甚至一秒鐘都不需要。
因為,隻要他們看到了暗影兵團集結的蹤跡,東風兵團的米-171Sh,就會在20分鐘之內,從孟賓撲到他們的頭頂上。
20分鐘,他們在叢林裡能走出多遠?
不是人人都是林河,最多也就三四百米罷了。
到時候萬一真跟丟了,大不了就是執行李幫那套方案,掛點汽油桶往下丟
一切安排就緒,趁著景棟局勢進一步收縮惡化的機會,陳沉抓緊時間,開始對東風兵團成員進行索降特訓。
因為這次是真的要打空突了。
他沒有再專門挑核心組來訓練,反而一開始就淘汰掉了核心組的好幾個人。
白狗,有輕度的恐高症,影響不大,但短期內很難糾正,直接淘汰。
石大凱,跟楊樹並列的,隊伍裡最穩定的狙擊手之一,他乾脆就不要下飛機。
林河,技術水平基本達標,但戰場經驗不足,那種“怕子彈”的心理還沒有完全克服,實在是打不了索降。
一輪選下來,東風兵團挑出來包括陳沉在內的6個人進入真正的索降訓練環節,而在開始訓練之後,又有一個人因為體型過大被淘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