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小道士!
書上所記的防範方法叫做“凶鎮!”
為什麼叫凶鎮呢!顧名思義,凶鎮就是用凶器去鎮,將軍殺人無算的寶刀,劊子手斬首無數的鬼頭刀。
不過,那隻是對付尋常的鬼魂而已!
對付楊金英這種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行走的邪物,必須得用殺死她的刀按北鬥七星的位置布成陣法!這樣一來,他才不敢闖進屋來!
張大魔頭又趕緊找出了當年的家夥事,木箱裡的刀已經很久沒有用了,卻仍舊閃耀著森然寒光!
斬首用的鬼頭刀,刖足用的彎月刀,剖腹用的柳葉刀,挑膝蓋骨用的剔骨刀,各式各樣的刑具一應俱全。
它們,幾乎全部都用到了楊金英的身上,彎月刀用來挑筋,柳葉刀用來削肉,剔骨刀用來將一塊塊骨頭從她的身上完整地取下,鬼頭刀是最後用的,用來為犯人斬首,是最終的了結!
一個好的劊子手,會不會剮人是唯一的評判標準,張大魔頭是個很好的劊子手,因為他從來不會出差錯,監斬官說多少刀,不到數犯人就不會死!
楊金英被剮了三千刀,剮到兩千九百九十九刀的時候,她仍舊像岸上的魚那般呼吸著,一直到張大魔頭一刀斬下她的頭!
做為普通人,他該為楊金英的遭遇難過,做為劊子手,他也為自己的刀法感到得意!他的手輕撫著刀尖,將所有的刀都取了出來,按照書中所記,布在了門前的池塘裡!
隨著凶鎮之陣布好,一股殺氣衝天而起,將整幢房子都裹在了其中,而這時候,那小廝也跑回來了,他一邊跑一邊嘔吐,回到張家時撲倒在地一能動彈了,張大魔頭一問才知道,小廝去到徐智傳家裡的時候,徐智傳家裡已經沒有活人了,連拴在門前的狗,籠中的雞,一並被殺死,死狀之慘裂,血腥味充斥了整間屋子,他呆楞了好一會兒才清楚過來,像是逃命一樣跑了回來!
張大魔頭問道“看到凶手了嗎?”
小廝結結巴巴地回答道“看到了,看到了,就是你說的那個叫楊金英的女人,她的身體會死刑,她的指甲會長長,她的牙齒也會長長,好可怕……”
張大魔頭在與小廝對話的時候,門外響起了有節奏的腳步聲,不一會兒,就響起了敲門聲。
小廝回頭一看,嚇得癱軟在地,指著門外道“她她她她她她……她來了……”
張大魔頭順著小廝所指的方向看過來,也看到了楊金英,她就像是一樁木頭一樣站立在門口,呆呆地看著屋中人!
突然間,她雙膝一曲,躍過高有兩米的月門,跳進了院子,張大魔頭的心頓時一片冰涼,卻在此時,從院子中心的池塘裡飛出一道寒光,將楊金英擊飛了出去。
楊金英惱羞成惱,再次撲上,仍舊被鎮凶陣能迫退了!她雖然強大,卻也衝不破這先天的禁錮。
楊金英王者歸來,殺死了所有曾經傷害過她的人,卻唯獨拿張大魔頭沒有辦法,因為他的手裡握著她的致死之刃,而且被布成了鎮凶陣,將她拒之於門外!
她在張家門外等了足足兩個月,也沒有能夠報成仇,她氣惱之極,隨後就消失了,數日之後,就傳來消息,他蜀地老家的親友被人一夜之間屠戮殆儘,張大魔頭知道,這是楊金英奈何他不了,對他施行誅滅九族了!
據當地官方統計的人數,那一次,被殺死的足足有在三百人,也就是說,他出生的村子差不多被滅村了!
不過,滅村事件之後,楊金英就沒有再回來,仿佛是從這世界上消失了一樣,原因不明,不過,從此以後,張家後人的後頸上都出現了骷髏狀的灰色印記,長有這印記的人,不能吃葷,不能在外過夜,不能見到死人死貓死狗等一切死物,否則的話,就會平生災禍。張大魔頭告誡後人,那骷髏鬼殺印,就是楊金英在他們身上做的我印記,她也許一時之間沒有辦法來討債,但是,這筆債一直都存在,因為,張家人必須緊遵祖訓,終生不能離開張家……
中年人將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看著張帆道“你妹妹她不聽話,徹夜不歸,結果骷髏鬼殺印引來了惡鬼,將她和那男孩一起殺了……”
張帆呆住了,沒想到妹妹之死還有這樣的隱情……
中年人說著連連歎氣“這個秘密理在我的心裡已經三十多年了,我本來不打算告訴你的,但是,最近我總是做惡夢,夢到楊金英從山下鑽出,看著我連連冷笑,我想,我們張家的安定日子或許已經到頭了!”
中年人說話時目光轉向高明,他撲痛跪下道“先生,你能看出這一切一家有辦法破解的吧,求求你,救救我們吧!”
高明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張伯,不瞞你說,我們來這裡,就是為了找楊金英而來,幫你化解這陳年舊怨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我們總得先找到楊金英再說吧!你如果有什麼線索,可以告訴我們……”
中年人搖頭道“我哪裡會知道?”
高明問道“那你告訴我,你的老家是哪裡的?”
中年人說了一個蜀中的地名,高明點頭說道“行吧,等我們找到了他,自然會幫你們想辦法化解這我怨仇的!”
從張家出來,曹孤蕊問道“高明,你覺得楊金英還在張帆老家?”
高明說道“碰碰運氣吧,她是去到金芝村滅殺了全村人之後失蹤的,應該在那裡出事了,不然話,她肯定會回來報仇,都要誅滅九族了,怎麼做放著正主不理呢!”
蘇容連連點頭道“師父,你說得很有道理,楊金英一定是在金芝村遇到麻煩了,回不來,這才讓張家人安安生生地渡過這麼長的歲月!”
高明說道“那事不宜遲,咱們趕緊啟程吧!”
從地圖上一查,金芝村就在峨眉山腳下,峨眉山是道教中興之地,據說張道陵和呂洞賓便是在峨眉山收的徒弟,他們共同的徒弟叫做李涵虛,號長乙山人,於清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成道飛升,在蜀中名氣極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