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劫之日!
在陳昴返回濮陽郡軍鎮的途中,他已通過傳音告知陳嬌即將到來的人傀數量和大概修為。根據陳嬌的部署,林月與傷勢初愈的鬼舞帶領著二百名修士前往第三道陣法防線,負責防禦工作。
陳昴回到軍鎮後,與陳嬌交流了軍情,隨後開始打坐恢複之前消耗的靈力。與那半步化神的千戶鬥法之際,陳昴的消耗遠超外表所見。首次運用天冰劍域的陰陽法則,他無法準確把握陰陽兩界門之間的最佳距離,導致多開了不少門,從而大量消耗了氣海中的靈力。那千戶被他的佩刀抹殺之後,氣海中的靈氣已消耗了八成。
返程路上,陳昴臉色不佳,原因有二一是形勢不明,二是他發現自己氣海的一個缺陷。此前,由於從未遭遇過如此巨大的消耗,他並未注意到這個缺陷。原來,他的氣海越大,恢複速度就越快。短時間消耗在一成以內,無需刻意補充,氣海便能自行恢複;消耗在三成以內,通過吸收鬥法殘餘靈氣亦可短時間內彌補;若消耗超過五成,他必須停下來吸納周邊天地靈氣才能快速彌補虧空。然而,當消耗超過七成時,氣海內靈力的自動恢複會停止,他必須將靈氣彌補到五成才能恢複。
正是由於發現這一缺陷,讓陳昴在路上感到不安。他原本以為自己受了內傷,才導致氣海靈力無法自動恢複。這一變化讓他感到非常不適應,畢竟這個特性對他的戰鬥有著極大的便利。
陳昴原本打算讓醫者檢查一下自己的靈體,但轉念一想,大戰在即,若傳出最高戰力受傷的傳聞,對軍鎮士氣並無益處。
於是,他在軍鎮找一個僻靜角落打坐,打算先將氣海靈力補充圓滿。當靈氣恢複到五成時,那種靈氣在氣海內自動滋生的感覺又回來了。這一變化讓陳昴心情頓時好轉,暗自思忖今後鬥法時,除非是背水一戰的局麵,否則絕不能讓氣海靈力消耗過大。天冰劍域中的陰陽法則還需多加練習,以減少靈力消耗。
心情好轉後,陳昴思維變得活躍起來,現在靈氣已經可以自動恢複,他也沒有必要全力吸收靈氣,打算用神識觀察陳嬌部署的防禦是否能抵擋住這上千人傀的突襲。此次敵襲,或許正是檢驗陳嬌戰術指揮的契機。通過這次攻防,也能夠找出防禦的不足之處,進一步完善防禦體係。至少,陳昴自身作為奇兵出擊援助高平郡的時候,陳嬌要能夠拖住大量人傀大軍的同時保證濮陽郡軍鎮不會失守。
林月與鬼舞攜手,帶領軍鎮修士們迅速進入陣地布防。儘管這些陣法具備自動防禦功能,但有人主持與無人主持的效果可謂天壤之彆。
若僅防備宵小之輩的偷襲,陣法自動防禦在短時間內便可消除敵方斥候,表現得綽綽有餘。然而,一旦麵對修為高深的強者或大規模侵襲,自動防禦便顯得戰術單一。在敵方靈活戰術的應對下,不僅會增加靈石消耗,還更容易找到連環陣法的破綻,從而攻破防禦。
當陳昴的神識探入防線時,林月與鬼舞已率領修士們嚴陣以待。麵對挑戰,他們毫不畏懼,決心以最佳狀態保衛軍鎮。
陳昴並沒有主動聯係林月等人,他的神識除了覆蓋整個防線,還向人傀大軍的方向延伸了百裡之遠。他看到了兩名元嬰境人傀帶領著一千人馬正在向著軍鎮方向攻擊前進,沿途的每一處可能設伏的場所都遭到了他們的襲擊。
陳昴覺得他們之所以這麼謹慎,可能是因為兩名帶隊百戶失去了千戶和其他八名百戶的聯係,但是他們又接到了千戶的軍令不得前來進攻濮陽郡軍鎮。根據之前的斥候情報,濮陽郡軍鎮的兵力配屬他們已經摸的差不多,這一千兵馬在兩名元嬰境修士的帶領下占據著絕對優勢,如果直接退回去的話,這兩名百戶有可能會受到嚴厲的懲處。
至於千戶和八名百戶的失蹤,他們在死前並沒有機會將消息傳回軍中,因此帶隊的兩名百戶根本無法判斷這些人的生死,他們是否受到伏擊還是臨時接到了彆的命令也都不得而知。
兩名百戶隻能按照之前得到的情報,儘量謹慎的攻擊前進。
陳昴考慮到了人傀大軍的這種謹慎,因此他在布置第三道防線之外的陷阱區域時,有意避開了人傀大軍最可能直接攻擊的幾條路線。
如果是千人規模的進攻,他們為了防止被人伏擊並分割包圍,必然會收縮兵力然後排除進攻路線上的所有隱患,以最穩妥的方式強攻軍鎮防線。
如果達到數千人,敵軍兵力遠超軍鎮守軍,他們的攻擊也就沒有必要那麼謹慎,數千人抱團行軍,萬一軍鎮中設置了什麼強大的攻擊法陣,這麼大一堆人馬也值得軍鎮耗費資源施展遠程攻擊。因此,數千人的進攻自然會分散兵力,而陳昴在側翼的行軍路線上設置了諸多陷阱,這些陷阱大多不會立即觸發,而是在這些人傀路過陷阱之時,會鎖定這些人傀的氣息,當他們對軍鎮外圍防線展開攻擊時從後方襲擊人傀大軍。
毫無意外,這支千人人傀軍隊沿著陳昴計劃的路線攻擊前進至外圍防線的路上,白白浪費不少靈石和攻擊物資,一路上炸了不少山石、樹林,夷平了所有沿途建築,然而並沒有發現一個伏兵,也沒有觸發任何陷阱。
兩名百戶的麵色極為難看,僅在外圍防線外紮營對峙一天,便迫不及待地展開了瘋狂的進攻。
從實力對比來看,攻方由兩名魁梧的元嬰境人傀領軍,率領著上千具與普通人類修士幾無二致的傀儡大軍。而守方則是由兩名柔弱的女子領導,手下僅有二百名修士,其中包括通靈境、凝神境和聚氣境的修士,雙方實力相差甚遠。
兩名人傀百戶的手下擁有百名結丹境親衛,他們並未將眼前這二百名看似老弱殘兵的守軍放在眼裡。在他們眼中,這場戰鬥似乎早已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