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沒了勞動力,又沒有撫恤金,可想而知這些軍屬過的是怎麼樣的生活。
後來楊洵進京後,掌控了朝中大權,朝廷軍也被楊洵收編。
但之前朝廷軍戰死將士的撫恤金問題卻被擱置了,因為當時楊洵也沒有多少錢,而且一直在打仗,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
況且當時的楊洵也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如今國泰民安,國庫前所未有的充裕,百姓也漸漸富裕起來了,但這軍屬的日子卻依舊不好過。
他們都是大漢的子民,之前是楊洵疏忽了,但現在這個問題被擺到明麵上來了,楊洵身為大漢的皇帝,就不能不管!
很快,於謙和杜如晦就匆匆趕來。
楊洵也沒隱瞞,當即開門見山地將這個問題說了一遍,二人聽後都很讚成補發撫恤金,就連杜如晦這個一向摳門的家夥,此時也沒有任何意見。
“這件事確實是朕的疏忽,也該給百姓們一點補償,所以撫恤的金額提高一成,杜愛卿,可有問題?”楊洵說著,看向杜如晦。
雖然隻是一成,但按照大漢的撫恤標準,戶部至少要多拿出兩三百萬兩銀子。
“陛下聖明,臣並無異議。”杜如晦連忙說道。
楊洵點點頭,繼續說道:“這件事要儘快落實下去,兵部拿出名單來,由戶部撥款,錦衣衛監督,務必要保證每一筆錢都發放到軍屬手中。”
“朕先把醜話說在前麵,無論是中樞還是地方上,誰要是敢動這筆錢,朕就拿他來點天燈!”
短短的幾句話,卻蘊含著無儘的殺意,讓杜如晦和於謙都不禁打了個冷戰。
“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不負陛下重托!”
……
兩日後,崔博文剛剛下朝回到府中,就看到自己的媳婦在院子裡喂雞,而原本的七八隻老母雞此時卻變成了一群,多得他數都數不過來,目測至少上百。
“這,這哪來這麼多雞?”崔博文瞪大了眼睛,這麼多雞至少需要七八十兩銀子吧?
“是陛下派人送來的。”崔夫人如實說道。
“陛下?”
崔博文眼眶微紅,但在夫人麵前還是強裝鎮定,嘿嘿笑道:“前兩日給了陛下兩個雞蛋,今日陛下就送來這麼多雞,這買賣劃算,嘿嘿。”
“這下好了,不用等這些雞下蛋了,這麼多雞,正好隔幾天殺一隻,給你補補身子,你都瘦了。”
“討厭!”
崔夫人伸出肥嘟嘟的小胖手錘了崔博文一下,說道:“你看陛下對咱崔家多好,你彆一天沒事就進宮去氣陛下了,我可是聽人說了,你敢在宮裡指著陛下鼻子罵,也就是陛下是仁君不跟你計較,要換做彆的皇帝來,早就把你殺了。”
“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這就是我的職責,若是連話都不敢說,還做什麼督察禦史?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陛下坐擁這麼大的疆域,就應該比彆的帝王更加勤奮。”崔博文毫不在意地說道。
就在這時,管家拿著一張布告,匆匆忙忙地跑了過來:“老爺,大喜事啊!”
“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何事?”崔博文皺眉問道。
“老爺您自己看吧!”管家將布告交給崔博文。
布告是戶部和兵部聯合發出的,當看到上麵寫著朝廷打算發放前朝戰死將士的撫恤金時,崔博文再也忍不住,瞬間淚流滿麵。
隻見他朝向皇宮方向一下子跪了下去,猛地將頭磕到地上:
“臣崔博文,謝陛下隆恩!”
“從今往後,崔家世代為漢室儘忠,若違此誓,香火斷絕,天打雷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