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洵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誰說盲盒開不到好東西的,這特麼也太香了吧?
文天祥相信大家都認識,也都背過那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過文天祥可不僅僅是一名愛國詩人,更是南宋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文天祥二十歲便考得狀元,官至右丞相,封信國公,隻可惜四十七歲時,文天祥在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最終慷慨就義。
與其說他是一名文臣,倒不如說他是一名文武雙全的儒將。
郭嘉,郭奉孝,是三國曹老板早期的軍師。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又轉投曹操,給曹操出謀劃策,為曹操統一北方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著“才策謀略,世之奇士”的美稱,官至軍師祭酒。
他究竟多有才華,恐怕隻有曹老板才知道,民間甚至還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典故。
隻可惜天妒英才,郭嘉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
再來說說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張遼!
張遼原為呂布部下,呂布兵敗後歸順曹操,為曹操立下赫赫戰功,在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戰中,張遼率八百將士硬是衝散了孫權的十萬大軍,一路所向披靡,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徹底擊潰了東吳的軍心。
孫權因此還多了一個“孫十萬”的外號。
張遼無論是在武力智謀還是為人處世方麵,都是世間少有,被曆代推崇,是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至於李靖,那就是薛仁貴的老前輩了,薛仁貴被譽為大唐的二代戰神,而一代戰神便是李靖!
李靖原為隋將,後投入李唐麾下,為李唐立下不世之功。
李靖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穀渾,戎馬一生,英勇善戰,善於謀略,甚至還寫出了不少優秀的軍事著作,是一個時代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妙音禪位在即,楊洵多了這四位的幫助,朝廷將會更加穩定!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了張二狗的聲音。
“啟稟陛……啟稟王爺,禮部尚書崔博文求見!”
楊洵一愣,崔博文不是剛剛才和眾官員一起離開嗎,咋又回來了?
“讓他進來。”
過了一會,崔博文緩緩走進禦書房,給楊洵行了一禮:“拜見王爺,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老崔,你去而複返可是有事要說?”楊洵問道。
此刻還沒登基,所以楊洵的稱呼也十分隨意。
“回王爺,下官是來辭官的。”崔博文說著,將頭上的官帽取了下來,又要脫下官服。
“停停停,你這又是要鬨哪樣?”楊洵沒好氣地製止了崔博文。
“回王爺,我覺得我不適合朝堂,更不適合做這個禮部尚書,所以懇請王爺批準下官辭官回家。”崔博文說道。
說實話,他心裡雖然也覺得楊洵登基對天下是一件好事,但要讓他親自操辦李妙音的退位儀式,他還是有些為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