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的生活汙水,他們直接將其排放進華人居住區,導致華人區成了臭水溝,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這……”一群人沒想到還有這麼回事。
很快一開始開口的中年男子就反駁道“那琴島的下水道怎麼這麼好?”
“德國確實有世界一流的下水道建設經驗和先進技術。
他們將生活汙水和雨水分開處理,減少了下大雨時生活垃圾阻塞排水的問題。
此外,德國還修建了多條內部貼有陶瓷的暗渠,雨水能夠快速排入海洋。
國家後來並借鑒德國的技術,對琴島的排水係統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與建設。
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琴島就已經擁有了非常完善的排水係統,這個技術還被推廣到全國其他城市。”張洋解釋道。
中年男子還是不相信的問道“要是其他城市都借鑒了這個技術,怎麼內澇還這麼嚴重?”
“琴島三麵臨海,獨特的環境也為下水道建設了便利,也有豐富的河道,可以建設排水渠道。
許多城市一遇暴雨就被淹,最大難題就是不知把水排到哪裡去!
琴島恰恰不存在這個問題,並且優勢不止於此,
這裡地勢起伏,丘陵地貌,排水係統沿地勢而建,積水可以更快排向大海,基本無內澇風險。”張洋一邊說一邊對著地形比劃道。
幾個人見張洋說的頭頭是道,下意識的認為他說的是真的,都跟著點點頭。
他們這副模樣讓劉一菲看的直想笑。
“小夥子你你懂的真多。”
“還是年輕人見識廣啊!”
“看你們這身形真的是俊男配美女!”
中年人團體又對張洋開啟了誇誇模式,也沒有傳說中的無理取鬨。張洋和劉一菲連忙謙虛一番。
兩人之後就離開海邊回到車上,在後排入座後劉一菲摘下墨鏡和帽子對張洋笑著道“你還真是到哪都能裝一裝。”
張洋也卸下裝備無奈的道“隻能怪我太博學。”
劉一菲沒好氣的用小拳拳打了張洋一下。
張洋正準備還擊,電話突然響了。
他拿起手機看了下是周枚森,心下帶著點疑惑接通電話。
“張導,沒有打擾到你吧!”
“沒有,《人民的名義》拍攝結束了?”張洋問道。
“還剩一個月左右就能結束了,不過……”周枚森有點猶豫的把話隻說了一半。
“有什麼困難直接說。”
“我們在談電視劇播放平台的事,目前最有誠意的是芒果台。”周枚森見張洋發問也不遲疑。他知道張洋和芒果台關係不好,要不然這點事都不要告訴他的。
張洋聽到他的話也是才想起有這麼一回事,當下立刻表態道“芒果台怎麼配的上這部劇,這樣的劇怎麼看都是放在央媽最合適。”
“但央媽給的錢太少,而且還有集數限製。”周枚森為難的說道。
“你們現在還在金陵?”
“對,這部戲絕大部分都在金陵拍的,我們現在在凍南大學。”
“那我明天過去,我們見麵詳談。”張洋決定道。
“行,那我就恭候張導大駕。”周枚森笑著道。
張洋掛了電話看向劉一菲建議道“下午再去買點特產就休息吧!我們到了金陵再好好玩玩,琴島這裡過段時間有的是機會。”
“不錯,反正到時候我要天天遊泳了。”劉一菲笑著道。
“水下拍攝久了沒有那麼好玩的。”
“我遊泳技術也不差的。”劉一菲自信的說道。
張洋嗬嗬一聲,到時候她就知道厲害了,他們很快開始下午的購物之旅。最後買了不少嶗山綠茶,還有乾海參、乾蠣黃、乾章魚等一係列乾海製品。嗯,不是給張洋買的。
第二天上午一大早,兩人啟程飛往金陵。
張洋的飛機在琴島的時候就有不少人看到,不過他有電影要在這拍過來也很正常。
沒錯,張洋要在東方影都拍《巨齒鯊》的事情早就被萬答大肆宣揚了,這是多好的噱頭。
等到隔了一天,他的飛機在金陵祿口國際機場降落,看熱鬨的人不少,畢竟張洋可是金陵人。
可他現在卻不怎麼來金陵,去江城的次數都比金陵多。
張洋他們下了飛機,悄悄的去往凍南大學四牌樓校區。
四牌樓校區不是東南大學的主校區,卻是東南大學的老校區,還是明朝的國子監遺址。
張洋他們到了以後,有劇組的工作人員過來把他們帶往學校圖書館。
等到了圖書館,張洋走下車看了看眼前的建築,對身邊的劉一菲感歎道“還真彆說,金陵的建築但凡用來拍攝相關單位,還真是怎麼拍怎麼像,不愧是六朝古都,遺韻猶存啊!”
劉一菲看著眼前的建築,有心想反駁一下,可又找不到借口。
這棟圖書館門口聳立著四根大石柱,這麼看怎麼有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