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道警!
“秦皇懷疑過盧生和侯生,但是至始至終沒有懷疑過徐福,直到他東渡扶桑,再也沒有回轉。
為什麼秦皇從一開始就對徐福這麼放心,甚至見麵不久就委托他出海尋找仙山,可以說他是出海次數最多的方士。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師尊是鬼穀子,可惜後期他叛離了師尊的意願,起因僅僅認為師尊不公,他這種中山狼的做法,倒是同他所占領的國家一脈相承,算是曆史悠久,有據可查。
不過徐福也很聰明,為了免除後患,專門設計了鬼穀子,把他的神魂囚禁在無名王屍內,並用秦王照骨鏡定住他的神魂,不讓他複蘇,這一招可謂極狠,鬼穀子千算萬算,還是沒有算透人心,竟然被他最得意的弟子困住。
但他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其實徐福猜測的沒錯,道家學派確實有兩脈傳人,徐福是陽脈,那麼皇甫石便是陰脈。
隻不過皇甫石作為陰脈並不受寵,這一點徐福倒是多慮了,甚至皇甫石就是因為勤學苦讀,尊師重道才被鬼穀子賞識。
當是他的性格並不討鬼穀子的喜愛,以至於聲名不顯,隻是在鬼穀子門下,做一些小事情,比如當呂不韋的門客。
但是,皇甫石不計名利隨遇而安的性格,深得道學真諦,所以,鬼穀子把他立為道學的陰脈僅此而已,並沒有讓他找徐福的麻煩。
我猜測徐福突然發難,他應該覺察到道家學派陰脈的確立,害怕鬼穀子專寵陰脈,再加上之前鯤鵬的事,他做得並不漂亮,甚至可以說辦砸了,他害怕鬼穀子秋後算賬,讓陰脈廢黜陽脈。
另外一件事,海外仙山憑借他的能力根本尋找不到,他意識到這可能是鬼穀子放出來的風聲,有沒有還是兩回事兒。
如果讓秦皇知道,根本沒有海外仙山的存在,恐怕就算他的師尊是鬼穀子,也難逃性命。
所以,困住鬼穀子之後,他就忽悠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尋找合適地方做自己的土皇帝。
還有一種原因,那就是鬼穀子的謀劃中,甚至連秦朝的覆滅都算計在內,計劃已經實施,根本停不下來腳步。
而在秦皇死後沒多久,整個秦朝都會陷入戰亂,到時候就算是鬼穀子門徒也無法在曆史的漩渦中保全性命,隻有東渡扶桑,才能尋找一片安寧之地。
甚至徐福還在秦朝戰亂時期,多次往返於大秦扶桑之間,拯救了秦皇的不少後裔,也算是報答了秦皇當年的知遇之恩。
當然他也沒有白白拯救,不少秦朝的人才和寶藏被運往扶桑,讓當地的國力蒸蒸日上。”
鄭夫人拍手“聽你這麼一說,我也覺得徐福這人真不簡單,不愧是鬼穀子的關門弟子,獨自建立一國,成就也在其他弟子之上。
但是從你所說來看,我沒有覺得皇甫石做了什麼,他不是鬼穀子道家陰脈嗎,明顯不如陽脈。
另外,我根本沒有聽過皇甫石這個名字,他真的是鬼穀子的徒弟嗎?為什麼名聲不顯,就算呂不韋,也曾宣揚師尊是鬼穀子,皇甫石不會這麼低調吧。”
“其實他的名氣也不小,你或多或少也聽說過,皇甫石你把“甫”字去掉能猜測到誰?”
穆贏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猜測結果也是他靈機一動的產物,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皇甫石,皇石,黃石,黃石公。”
鄭夫人在嘴裡不斷重複,突然她神情大變,眼睛流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如果說皇甫石沒有人認識,那麼黃石公可算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雖然名氣不如鬼穀子那麼大,但是曆史上也有一席之地。
據傳他是道家學者,秦漢時人,後得道成仙,被道教納入神譜。
《史記·留侯世家》稱其避秦世之亂,隱居東海下邳。其時張良因謀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於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素書》。
如果皇甫石真是黃石公,那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隻是沒有徐福那麼張揚,唯一在曆史上比較出彩,就是教授了張良這個弟子,或許同鬼穀子道家陰脈身份有關,就連黃石公這個名字都是隨意取的。
黃石公同張良臨彆時有言“十三年後,在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公即我矣。”
張良後來以黃石公所授兵書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並於十三年後,在濟北穀城下找到了黃石,取而葆祠之。
雖然黃石公名字起的隨意,但多少同皇甫石接近,也不算差的太離譜。
而且他之所以拋頭露麵,教授漢初三傑之一的張子房,也是繼承先師鬼穀子的遺誌。
或許鬼穀子已經預感到,自己的神魂會被秦皇用秦王照骨鏡鎮壓,所以後期主要後手就是攪亂秦朝,加速這一朝代的滅亡,可惜他的弟子逃生沒有幾個,僅憑麗食其、蒯通還不足以攪亂風雲,所以皇甫石出手了。
而張良之所以被他看中,恐怕就是因為他敢於刺殺秦皇。”
穆贏說到這裡,終於停下,他還有點意猶未儘,不過看到眾人怪異的表情,還是停住了自己的話頭,其實這些並不僅僅是他推斷的結果,也有一小部分是他通讀自己師傅霸道人的讀書筆記,有所感悟。
“其實你的推斷相當不成功,曆史上確實記載過黃石公這個人,但是並沒有皇甫石的任何記錄,誰知道是不是你隨便取的名字。”
鄭夫人緩緩開口,但是顯然不服氣這一推斷結果,開始骨頭裡挑刺。
“確實很難證明,因為皇甫石本身信奉黃老之術,他又不愛宣傳自己,曆史上對他的記載少之有少,再加上焚書坑儒後不少文檔斷層,不過幸好他將鬼穀子的學問傳宗接代,後代也繼承了鬼穀子思想,並多次對鬼穀子的著作進行注釋。
我就來舉個例子,《隋書·經籍誌·子部·縱橫家》載
“鬼穀子三卷,皇甫謐注。鬼穀子,周世隱於鬼穀。”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