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寵!小嬌妻!
二夫人雖然也不知道柳承宗外麵的事,但是那日裡曾太太和疏影發生矛盾的時候,她是在現場的,因而看出了點什麼來。明白外甥女不願再與榴花巷的柳家來往,二夫人對這事是讚同的。
自己看著長大的小姑娘,越發出落得懂事可人,做那世族大家的宗婦也是做得的。
之前看著他們小孩子家感情好,二夫人不好說什麼,現在知道外甥女自己不願意,心裡高興。
那榴花巷柳家,小門小戶的,這些年要不是婆婆幫襯著,指不定被人欺負成什麼樣。
也就是勝在人口簡單,如果疏影一直是幼時那活潑浪漫的性子,去那樣的人家未嘗不是好事。
可現在這小姑娘,越發的進退有度,行事間自有較量,二夫人看著越發的欣喜,也越發的惆悵。
這麼好的姑娘,到時候該說給哪家才好,怎麼也要找個門當戶對的才是。
聽見婆婆問起來,二夫人回答“以前都是小孩子,頑在一處,感情自然是好的。現在年紀一年一年大了,他們一個姑娘一個小子的,我們家疏影避嫌不願意再與柳承宗往來也是對的。”
林老夫人聽兒媳婦這麼一提醒,也轉過彎來,之前林老夫人一直覺著李疏影和柳承宗都還小,現在反應過來,再一想之前聽過的隻言片語。
想法就發生了轉變,說道“是我年紀大了,還是你想得周到,承宗比疏影好像還要大一兩歲呢。也對,早過了要避嫌的年紀了,還是我們家影丫頭懂事。”
“就是這話,所以那曾太太說要進來給您請安,我就做主給攔了,說您不在,去長房王老夫人那裡去了”二夫人說到。
林老夫人歎息了一聲,說道“她兒子現在也不小了,過了最難的時候了,她自己也該立起來了才是。”以前林老夫人對曾太太親近,除了心疼她們孤兒寡母,還因為曾太太有點像李疏影的母親,林老夫人的小女兒,性子裡有一點綿軟。
“是啊,她兒子也不小了,也不會有什麼事了!”二夫人附和。
二夫人不想婆婆為了曾太太這等不相乾的人心情有什麼不好,現在見婆婆自己想通了,就連忙轉了話頭。
“趕明兒我挑兩匹鮮亮的料子給疏影送去,讓人趕在她出門前給她做幾身鮮亮的衣裳。”二夫人說道。
“你這個做舅母的比我這個外祖母可細心多了,料子就不用你送了,我那裡還有幾匹鮮亮的料子,正是她們小姑娘穿的顏色,明早我喊秋葵找出來給影丫頭送去,你明天喊裁縫進府來給她量尺寸。”林老夫人笑著交代。
“我原是眼紅您那兩匹料子的,哪知道您竟然就送去給影丫頭了,老太太這可真真是偏心。”二夫人知道婆婆這是體恤她,卻故意笑著打趣。
“你看看,你這張嘴,明明是喜歡你,心疼你,偏偏讓你給擠兌的!真真是個皮猴子!”二夫人是林老夫人本家的侄女,從小就看著長大的,兩個人雖是婆媳,卻情同母女,知道兒媳婦故意打趣她,她也笑著罵。
兩個人又說了一會話,二夫人才告辭了。
第二日,汀香院。
李疏影昨晚回來就把心經抄寫了一些,今日不用去葳蕤閣請安,一早洗漱好就繼續抄寫剩下的部分。
芙蕖在一旁將李疏影抄寫好的心經,照著樣子用畫粉描到繡麵上。清晨的陽光灑落桌麵,歲月靜好。
後來又有秋葵過來送布料,二夫人領著裁縫來給李疏影裁剪衣裳。
這些日子裡李疏影就靜心在汀香院裡繡心經,除了中午雷打不動的往王老夫人屋裡去外,其他哪裡都沒去。
期間柳菖蘭派身邊的丫鬟來請過兩次,想請李疏影過去二房玩耍,李疏影也沒應,都推脫了。
後來柳菖蘭就自己過來了,言語裡多次提到柳承宗。
李疏影一是沒時間陪她,二是對柳承宗多有芥蒂,所以隻是敷衍。
那柳菖蘭從小嬌養著長大,雖有些大小姐脾氣,心性卻是十足十的小孩子。
見李疏影那樣待她,她也沒多想,隻想著李疏影有事忙著,沒工夫陪她。
倒是後來弄得李疏影不好意思起來,畢竟菖蘭是想來找她玩耍,自己推脫不去就算了。彆人過來做客,自己還因為柳承宗的事對她諸多敷衍。
但是柳承宗現在對自己的那些事,偏偏在柳菖蘭的眼中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重生那一世發生的事情又不能說出去,李疏影也隻能有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