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寵!小嬌妻!
一晃幾日,轉眼就到了李家老太君邢老夫人的六十大壽,李疏影一大早就起來梳洗打扮,她要打扮得光彩照人,讓那一大家子看見外祖母將自己照顧得有多好。
雖然她已經不太記得小時候的事情,但是她記得外祖母一說起來,就滿臉滿眼的疼惜,也知道那時候的她一定是過得不太好的。
不過她不太打算跟李家有什麼糾葛,當年外祖母帶她來柳家的時候,不知道跟她祖母達成了什麼約定,連她的生辰八字和父親母親的遺物,外祖母全部都帶了過來,她其實可以說,除了姓氏,其他都與李家沒有關係了。
不過同在姑蘇城,也沒有斷絕關係,邢老夫人作為她的長輩,她也不能真不顧禮儀,往年邢老夫人生辰,都是外祖母提醒她,然後二舅媽幫她一起準備一份壽禮送過去。
今年的祖母的六十大壽,又有大伯母的管事媽媽專門來請,她怎麼樣都不能再推辭不去。
壽禮照常還是二舅母跟她一起準備的,相較於往年的散生,要重一些,零零散散的就不說了,其中有一座白玉佛,是她母親留下的嫁妝裡麵的,玉料倒不是特彆好,就是勝在一整塊都是一個顏色,而且夠大,足有一尺來高,造型圓潤,那邢老夫人是姑蘇城裡有名的信佛之人,這東西正適合。
李疏影梳洗好了,又慢條斯理用了早膳,這才去了林老夫人這裡,過來的時候林老夫人也已經梳洗好了,正在用膳。
見到外孫女進來,先是眼前一亮,然後說到“今日這般打扮好,光彩照人,以後你就該多穿些鮮亮的顏色,彆老穿得那麼寡淡。”
感歎完又問到“可曾用了早膳,一會不知道席麵要弄到什麼時候呢,可不能餓了肚子。”
李疏影微笑著點點頭,過來挨著外祖母坐了,拿起一旁的筷子,給外祖母布菜,說“我已經在屋裡用過了,您不用管我,我服侍您多吃一些。”
林老夫人見她這麼說,也不再說話,自己用了早膳。
等到林老夫人用完早膳,林二夫人也過來了,看見祖孫倆都收拾好了,在一側扶了林老夫人出門上了軟轎,往前院走去。
李疏影平日裡都在後院,這前院都來得少,偷偷在轎子裡麵打量。可能知道女眷出入,前院的人都避了,一路上沒看見人,入目都是花草假山。
林二夫人送林老夫人和李疏影上了馬車,在馬車外捏著李疏影的手,小聲說“疏影,要不我也陪你去吧。”
李疏影隔著簾子連連拒絕“家裡諸事還要二舅母忙呢,而且已經有外祖母陪我去了,那李家又不是龍潭虎穴,還能吃了我不成。”
雖然聽見外甥女這麼說,二夫人還是擔心,又叮囑到“你去了隻管按平日裡我教你的就是,安安穩穩的給邢老夫人祝壽,要是不想多待,到時候跟你外祖母說了,找個借口回來就是。”
說完又交代車夫和李疏影的乳母文媽媽,還是林老夫人在車內調侃了一句“你隻管放心忙你的去,知道你心疼外甥女,我老婆子不也在嗎,不會讓她吃虧的。”
二夫人這才鬆了手,讓車夫架著馬車走了,一個人又在門口站了許久,直到看不見馬車。她這個外甥女從小相當於長在她的身前,小時候就是她帶著的,素來懂事可愛,雖然性子有點皮,這些日子也越來越沉穩了。
她沒有女兒,一直以來,這外甥女就當做自己閨女養的,李疏影從林老夫人帶到柳家到如今,還從沒回過李家,她也實在擔心。
雖然李家的風評在姑蘇也不錯,不是那等蠻橫不講理的人家,可是李疏影始終是因為避開邢老夫人才來的柳家,柳家其他人可能對李疏影沒有彆的意見,但是那邢老夫人肯定有。
而此去又是給邢老夫人祝壽,怎麼讓二夫人能放下心來。不過想著婆婆也一起去了,想著就算那邢老夫人沒有好臉色,應該也不敢過分,遂按下心思,回了內院,家裡還有各色瑣事等著她。
這一路往李府過來,倒也安穩,等行至李府門前的時候,已經有許多來祝壽的人到了。李疏影的大伯母李家大夫人白氏親自迎了林老夫人她們進去,將兩人迎到待客的地方,早有各家的夫人小姐已經在裡麵,或坐著或站著,或賞花,或聊天的。
見到李家大夫人白氏領著林老夫人和一個漂亮得不像話的小姑娘過來,有一些年紀略大些的夫人對李疏影的身份心領神會,不由得多打量了幾眼。
卻也都堆著笑跟林老夫人打招呼,林老夫人素來和氣,一一回禮,又將李疏影介紹給眾人,眾人又忙著讓丫鬟婆子拿了銀錁子做見麵禮。
李疏影進退有度,大方的行禮謝過,行事間自有一種大家閨秀的氣度,一眾夫人都看得點頭不已。
而一直陪在一旁的白氏也眼中滿是欣賞之意,等到眾人又恢複平靜,白氏悄悄拉了李疏影去一旁。
李疏影不知是何意,看了外祖母一眼,見外祖母沒有阻止,文媽媽和芙蕖又一直跟在不遠,也放下心來。
隻見白氏從袖袋裡摸了一隻玉鐲出來,玉鐲晶瑩剔透,是難得一見的冰種,二人站在樹蔭下,這鐲子在陰處卻仍能看見其盈潤通透,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好玉,跟她祝壽用的玉佛質地不是一個檔次的。白氏拿出玉鐲拉著李疏影的手就要給她帶上,李疏影連忙推辭。如果是尋常給長輩見禮的銀錁子,她收了也就收了,這玉鐲一看就不是凡品,放到普通一些的清貴人家,都可以做傳家的寶物了。
見李疏影不肯收鐲子,白氏歎息一聲,說到“你被林老夫人帶走到現在,一晃已經十多年了,這些年來,都沒有見過你,讓人給柳家送點東西給你,都被退回來了。這些年,你大伯母一直把你放在心上,隻是沒能照顧你。當初你母親在世的時候,我們關係最是要好,誰知道後麵發生了這麼多事。”
李疏影靜靜的聽著,心想,母親和大伯母的關係她不清楚,不好評判,但是外祖母他們素來是寬和的,如果說白氏送去的東西都被退回來,李疏影不禁想,當初外祖母跟祖母他們到底是談的什麼,為什麼會讓外祖母氣憤這麼多年。
至於大伯母,李疏影覺得,如果她真的心疼自己,她自己上門去給侄女送點東西,一個李家的宗婦,李疏影不相信外祖母他們還能真將她擋在門外了。可能是有些心疼李疏影,卻也是在不妨礙她自己的情況之下了。
“謝大伯母惦記,疏影在外祖母那邊過得很好,舅母舅舅他們都將疏影當做親生女兒來看待,不曾短缺什麼。”李疏影帶著微笑,禮貌的說。
白氏這才細看李疏影身上的衣裳,布料是今年最新流行的雲紋錦,一匹布就是二十兩銀子,夠普通人家一家人吃喝嚼用一年了,而且她身上的海棠色還是雲紋錦裡最貴的顏色之一。
頭上身上的首飾也是成整套的,那簪子和珠花上的幾顆東珠,都不是尋常大小,不僅顆顆圓潤飽滿,更難得的是大小勻稱。
李疏影的頭麵是去年冬日她十三歲生日時,林老夫人送給她的生日禮物。雖然柳家三房不比長房,但是也是官宦世家,又有自己的產業,還有李疏影的二舅在家專門打理這些庶務,三房的家底深厚在官宦世家裡麵少有的。
隻不過林老夫人素來是個溫和的性子,又慣常不講究那些,所以李疏影也好,林二夫人也好,柳家三房整個後院看著都是素淡的樣子,卻不是沒有好東西。
白氏情緒有點低沉,又說到“當初我也想留你在身邊養著的,隻是你祖母眼睛,沒有辦法,這才隻得讓你跟著你外祖母去了柳家。”
白氏沒有說的是,當初李疏影母親走之前,白氏曾答應柳氏要好好照顧李疏影,柳氏為此給了白氏好些東西,甚至還有兩間鋪子,隻為讓女兒以後的日子順一些。
然而邢老夫人每一次見到李疏影時候的激烈反應,卻讓白氏退縮了,她沒有遵守和柳氏的約定,並沒有將李疏影帶到自己身前撫養。
在文媽媽找到林老夫人的時候,見到了女兒留給她的信,上麵將她對李疏影的安排交代得清清楚楚。但是林老夫人見到的卻又是另一番情形,於是一怒之下找了邢老夫人,最後帶走了李疏影。
至於白氏,林老夫人是真的膩歪她那種不守信的樣子,要麼就不要答應,答應了又做不到,最是讓看中品性的林老夫人膈應,因而每年白氏送去的東西,林老夫人都直接讓了退還,這也是為什麼白氏不敢上柳家拜訪的原因,如果真被林老夫人給趕了出來,她哪裡還能在這姑蘇城的世家夫人裡立足。
李疏影雖然不知道其中緣由,卻也不傻,不會由著白氏忽悠,而且以前的事在她看來已經過去了,她在柳家過得很好,她也懶得糾結這些事情。
笑著回答“大伯母有這心疏影就已經受寵若驚了,您不用將這些放在心上,疏影這些年過得非常好,這也好感謝大伯母你們當年能讓外祖母帶我去柳家,您今日定然還有許多事情要忙,疏影過去陪外祖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