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萬疆!
第一百七十章火燒少林寺
從交談中趙崢嶸得知,自己麵前的高僧,就是少林寺住持淳樸和尚,此時趙崢嶸奇怪的問到,這千年古刹,現在何以如此破敗,而且僧房屋舍像是有過火的痕跡,這又是為何呢。
聽了趙崢嶸的疑問,淳樸和尚接著講到,趙施主看見的都是真的,房屋過火確實沒有錯。
這件事情還要從頭講起,當年登封一帶盜匪橫行,我少林寺住持恒林和尚,購買槍支組織了武僧護寺團,保護少林寺和中邊百姓的安全,後因積勞成疾圓寂了。
接著就是我的師傅妙興和尚主持寺務,政治軍閥混戰,當時建國軍樊鐘秀對少林寺有恩,所以就支持了孫秀才的部隊。
當年樊鐘秀趁馮玉祥的國民軍後方空虛,奪占了鞏縣及偃師縣,但不久被馮部將領石漢章奪回。
樊鐘秀南撤,轉攻登封縣城,其司令部即設在少林寺內。
石漢章部向南追擊至輾轅關,少林寺僧助樊狙擊該部,終不敵而潰,石漢章追至少林寺,遂縱火焚法堂。
次日,駐防登封的國民軍旅長蘇啟明,命軍士抬煤油到寺中,將天王殿、緊那羅殿、六祖殿、閻王殿、龍王殿、鐘鼓樓、香積廚、庫房、東西禪堂、禦座房等處,儘付一炬,以泄厥憤。
至此,千載少林寺之精華,儘遭火龍浩劫。
現在我少林寺也隻剩下,這幾座廟堂還算有些氣象了,但是今天日本人到了少林寺,想要在佛家麵前橫行霸道,那我就要管這件事情。
再說此時的武田弘光,自知現在人手不夠,所以他不敢冒然強行進入少林寺抓人,但是現在整個河南省,都快讓日本人給占領了,你一個小小的少林寺我還對付不了嗎。
想到這裡他馬上一麵派人,在少林寺周圍的必經之路監視,一麵就去登封縣城搬兵去了。
來到登封就直接到,駐紮在這裡的一個國民黨步兵旅,旅長叫畢澤宇,那麼為什麼武田弘光要來這裡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日本人馬上就要大兵壓境了,所以這支隊伍在旅長畢澤宇的帶領下,決定投降日本人做偽軍。
尤其武田弘光是搞情報工作的,所以對於這些國民黨將領,他心裡是特彆了解的,尤其是少林寺距離登封比較近,而且畢澤宇的部隊又正好想向日本皇軍投降。
現如今這可是一個機會,那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現在要是讓畢澤宇,給大日本帝國來一個投名狀,那他是絕對會答應的。
同時武田弘光和畢澤宇還有過交集,那是在前不久武田弘光,去山西執行攔截趙崢嶸飛機任務的時候,途經河南曾經和畢澤宇見過一麵。
武田弘光來到登封畢澤宇的旅部,見到了畢旅長,兩個人見麵後,武田弘光就直接了當的說,畢桑我這次來你這裡,就是要你馬上派部隊包圍少林捉拿要犯。
畢澤宇如今在登封看見大半個河南,都要被日本人給占領了,沒有淪陷的地方已經是屈指可數了,現在不給自己找條出路,那麼等到日本人打過來,自己再想脫身保全富貴可就來不及了。
這也叫識時務者為俊傑,未曾來水先疊壩,有過之無不及,但是他還不想背上漢奸,賣國賊的罵名,所以這小子就一直在和日本人媾和,但是態度又非常曖昧。
像棵牆頭草隨風擺動,隻要是日本人停止了,對河南全境的蠶食鯨吞,畢澤宇就馬上和日本人,保持距離不進不退。
日本人也知道這個人是騎牆派,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那種人,所以就會經常派人去提醒他一下。
武田弘光也知道這種人的品行,在他們心裡是沒有什麼家國情懷的,也沒有什麼民族大義,有的隻是對自身利益的狂熱追求,同時非常熱衷於享受,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物質生活。
像這種思想墮落,道德淪喪,素餐屍位的中國軍人,就是蔬菜裡的蛀蟲,書本裡的衣魚,要是中國的軍人都如此的話,那麼帝國的大東亞共榮的夢想,就會馬上實現了。
總之日本人的特高課,現在是把畢澤宇給分析了一個透,像策凡這種中國軍官,隻要好處到位就可以了。
就像是一條發現骨頭的狗,它想裝出一副若無其事,不為所動的樣子,可是嘴裡的口水早就已經,把它貪婪和無恥的本性,暴露的一覽無餘。
其實像這種沒有脊梁骨的人,就連日本人也是對他們又愛又恨的,這就像清朝編寫的《貳臣傳》是一個道理的,試問哪個王朝的國君喜歡重用叛徒。
隻要這個國君不是昏君,那他對前朝舊臣,特彆是那種把自己的主子,給坑了的臣子,隻是利用他身上存在的價值,而不是把他放在自己的身邊,或是重要的位置。
因為這種貳臣他賣主求榮這個汙點,是永遠也洗刷不掉的,也可以說是,士可忍孰不可忍,你能出賣先主,就不能出賣後主嗎。
要說這種貳臣當屬留夢炎這個人,他是南宋的宰相,之後在元代軍隊到來的時候,就毫不猶豫滴率眾投降了,這個說得好聽一些就是識時務者,說得不好聽就是沒有是非觀念。
留夢炎也是害死文天祥的主犯,在文天祥的堅持下,元代的統治者甚至動過放了他的念頭,很多南宋的舊臣也是願意看到的。
但是留夢炎說要是他回去了,他的名聲就更加好了,我們這些人怎麼辦呢?要是將他困死在這裡,對我們這些人也算是有一個交代了。
留夢炎這個人在早年間是比較講究氣節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職位的升遷,他逐漸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所謂的民族氣節,或者是春秋大義已經看不到了,看到的就是他的圓滑和世故。
他這樣可能也是為了自保,或者是保住家人,但是對於其他人的示範作用是很差的,所以在清代的時候科考,凡留夢炎的後人不能參加。
留夢炎可能也是知道自己的做法欠妥,致仕後不久就生病了,之後就去世了。
宰相是古代非常高的職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處在這樣位置的人,本來應該給他的子孫後代,帶來無數福蔭的,但是南宋宰相留夢炎的後人,卻被禁止參加科舉。
留夢炎年輕的時候也是少年得誌,他年紀輕輕就中了狀元,身為宰相,留夢炎在國家危難隻求自保,不顧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他還幫助元朝統治者做了很多事情,這些做法為後人所不齒。
後來的明清兩朝都禁止他的後代參加科舉,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浙江留姓人家參加科考,都要寫下保證書,證明自己不是留夢炎的後人。
最令人不齒的是他變節投降,而且陷害忠良。
文天祥被俘後,元朝開國元勳忽必烈十分賞識文天祥的才能和學識,把他當作貴客招待。
忽必烈派了幾個人去勸說文天祥投降,但文天祥寧死不屈,宋朝的一些官員看到了文天祥,非常感動,他們在一份請願書上簽名,要求忽必烈釋放他。
忽必烈不忍心殺死這樣的人,留夢炎卻出來製止說,我們這些降臣會被安置在哪裡,這一說直接斷了,忽必烈殺放了文天祥的想法。
留夢炎的一生確實比,文天祥等忠臣的一生更好,但他的後人卻活不好,在明朝廷直接規定,不準留夢炎的後人考取入學,所有參加考試的考生,必須聲明他們不是留夢炎的後代。
武田弘光知道蘇啟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或許他沒有文天祥這樣有才華,但是他可以去做一個效仿叛徒的人。
當然就在武田弘光許下了承諾之後,蘇啟明動搖了,馬上派出一個團的人馬,包圍了少林寺,緊接著就由武田弘光,帶著軍隊去少林寺搜查。
現場的情景是十分荒謬的,一個日本軍官卻帶著一群中國軍人,來到少林寺抓人,關鍵是這個時候登封還沒有淪陷。
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搜遍了少林寺的各個角落,就是沒有發現趙崢嶸的影蹤,氣急敗壞的武田弘光,命人把住持淳樸和尚架在火堆上,威脅他如果不說出趙崢嶸的下落,就把他點天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