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萬疆!
第一百九十章回上海
由於安慶的陷落,江蘇也岌岌可危了,趙崢嶸知道自己手裡就這麼一點人,是不可能改變當前,整個戰局的發展的,所以他決定聯係當地的共產黨遊擊隊,然後讓自己的這支武裝力量,加入到共產黨的隊伍裡麵去。
等到安排好這一切,趙崢嶸決定和二憨子兩個人回上海,此時的淞滬一線早就已經是戰雲密布,雙方都在集結重兵,隻要尋找一次適當的借口,這個火藥桶就會被迅速引爆。
就在兩個人回到上海虹口機場的當天,趙崢嶸就去看望了他的老師謝爾頓,一來到德國領事館,就看見這裡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加固牆體,和給窗戶玻璃貼上減震條,這樣做可以防止炮彈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氣流震碎玻璃。
當趙崢嶸找到正在忙著,低頭整理文件的老謝時,謝爾頓一抬頭也看見了,眼前的趙崢嶸,兩個人幾乎是同時開口問對方,怎麼還在這裡沒走。
兩個人都是軍人,他們對戰爭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此時都已經意識到了,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了,但是隻有南京方麵,還存在著避免開戰的幻想,妄想著可以和日本人達成協議,保持現有狀態。
老謝看著自己的得意門生,無奈的說道,趙,現在你們的政府還是,沒有看清事情的本質,還妄圖用談判來解決問題,卻不知道日本人已經磨刀霍霍了。
趙,在這種情況下我並不看好你們的政府,也不相信你們可以,在這樣糟糕的情況下,打贏這場該死的戰爭,但是戰爭一旦打響,你們這些可憐的孩子,可就成了政治家們的炮灰了。
我不明白趙,你這次本來是可以不回上海的,可是這個時候你為什麼還要回來呢,這個地方現在就像是一個火藥桶,隻要有一點點的火星落在上麵,立馬就會砰的一聲爆炸開來。
同時我還聽說了一個小道消息,就是近期日本人,要在上海製造一起事端,為下一步在上海發動戰爭,尋找一個恰當的理由,我雖然不知道,他們會用什麼樣的卑鄙手段,但是對於日本人的無恥,我是比較了解的,所以他們能乾出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來,我都不奇怪。
趙崢嶸聽著老師埋怨自己,這個時候不應該在回到上海來,隻是淡淡的一笑,說道我是一個軍人,這裡是我的國家,是我的戰鬥崗位,所以我這個時候就更應該回來,在我的工作崗位上儘公職守。
謝爾頓和趙崢嶸兩個人聊了很久,最後老謝隻能告訴自己的學生,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你可以隨時來德國大使館找我,隻要有我謝爾頓在,我的學生就有一條生路。
趙崢嶸和老謝告彆以後,就出了領事館,上了吉普車向自己的駐地駛去,此時就聽見機場方向,傳來兩聲槍響,趙崢嶸知道可能是有事情發生了,馬上加大油門向槍響的地方趕去。
等到他來到事發地點時,發現機場的跑道上,停著一輛軍用吉普車,不遠處的地上還躺著兩具屍體,而且這兩個人的身上,還都穿著日本海軍陸戰隊軍服。
趙崢嶸趕緊詢問在機場上執勤的哨兵,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此時根據哨兵報告,這兩個日本人剛才準備強行駕車,硬闖機場警戒區,我方哨兵在阻攔無效後,隻好開槍將其擊斃了。
趙崢嶸知道眼前的事情絕對不簡單,聯想到剛才和老謝的談話,日本人一向陰險狡詐,他們這次也不是隨便,就開車擅闖機場的,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馬上把這個突發事件逐級上報,並且通知日本駐軍方麵,來這裡認領屍體。
當時中日雙方的判定是,兩個人飲酒過量,失去理智所以擅自開車,闖入機場警戒區,被哨兵警告無效後開槍擊斃。
可是第二天日本的報紙上就刊登了,這樣的標題,日軍上海海軍特彆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和齋藤要藏兩人,駕車在虹橋機場附近行駛時,被中國機場衛兵擊斃。
隨之而來的就是,日本向上海的閘北開炮,進行報複性炮擊,與此同時日本陸軍,也開始向上海方向機動。
在整個會戰中,日軍逐次增加兵力,最後投入戰場的總兵力,達到十個師團近三十萬人,動用軍艦三十艘,戰機五百餘架,坦克三百餘輛。
中國軍隊先後調集,全國各地部隊會集上海戰場,投入總兵力達七十多個師七十餘萬人,艦艇四十多艘,戰機二百五十架。
在此期間趙崢嶸先是隨空軍對日作戰,後來由於國軍的戰機消耗嚴重,隨即停止了國軍飛機,在淞滬戰場上空的主動作戰,改成局部防禦作戰。
到最後經過三個月的時間,淞滬會戰基本上已經進入尾聲,趙崢嶸所在的空軍航空隊,也被打成了陸軍,本來他所在的航空隊,已經接到了撤出戰鬥,到後方休整的命令,可是趙崢嶸決的,自己從東北一路撤到這裡,真的是不想再撤了。
另外這裡還有中國軍隊在戰鬥,自己就這樣離開,總是感覺自己像是個逃兵,所以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一商量就留了下來,就近參加了桂軍的一個連隊,在上海抵抗日軍的進攻。
這支中國軍隊雖然前仆後繼,浴血衝殺,然而畢竟力不如人,血肉之軀難以抵擋日軍炮火的摧殘,不久這個連隊就被打殘了。
打到10月中旬,這支中國軍隊,已經很難支撐下去了,從上海市中心撤到郊區大場一帶。
配合友軍拚死扼守大場,在這個上海的門戶,日軍猛攻一星期,桂軍原有6位旅長,苦戰數日後,犧牲3位負傷兩位,戰鬥之激烈,不難想象,不得已桂軍殘部撤出陣地,大場被日軍攻陷。
淞滬會戰打到這個程度,中國軍隊已呈強弩之末頹勢,隻得勉強支撐,日軍則陸空俱進,步炮協同,國軍陣容大亂,這個時候前線指揮官,已無法掌控部隊,再不下令撤退就要崩潰了。
此時前線的國軍,已經失去了戰鬥意誌,做官長的也無法約束手下的部隊了,如今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隊伍不成建製,事實上已經兵敗如山倒了。
南京方麵遂於11月9日下達了撤軍令。前線軍隊分兩路,一路退往杭州,一路撤往南京,全線後撤。
然而,前線早已潰不成軍,各軍倉惶後撤,在交通要道上走的熙熙攘攘、毫無秩序,日機沿線日夜轟炸,國軍疲於奔命,人馬踐踏,秩序崩潰。
數十萬大軍倉惶撤退,日軍跟蹤追擊,日本海軍陸戰隊,準備在杭州灣登陸,從東、西兩麵進逼南京,旋即將南京合圍。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被潰兵一路裹挾著,來到杭州灣,此時南京方麵也意識到了,日軍想在杭州灣登陸的企圖,馬上臨時組織兵力就地防守。
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臨時拚湊成一個加強連,在灘頭構築防禦工事。
其實在他們到來之前,這個地方已經有好幾個連隊的國軍填進去了,總之在日本人強大的火力打擊下,一個連隊衝上去到全軍覆沒,也隻不過是幾個小時的功夫。
前麵是日本人想要的軍事要地杭州灣,後麵就是南京,如果這個地方失守,那麼日本鬼子就可以,一鼓作氣占領金陵了。
所以這個地方在軍事上,是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為此南京方麵也是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守住這裡,阻止日本人從這裡進兵南京。
這個時候淞滬會戰已經進入尾聲了,他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野心,把重要的機關,學校,工業轉移到後方,保存國家的經濟實力,掩護國家進入戰時體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同時,淞滬會戰也暴露出中國軍隊在戰役策劃、指揮、調度上的弱點,以及軍隊在作戰素質、後勤供給與相互協調上的缺陷。
特彆是會戰最後階段的潰退,表明中國軍隊距離打一場,現代化戰爭的要求差距甚大,同時也預示著中國的對日作戰,未來將更加殘酷和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