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萬疆!
第一百九十五章龍門陣
武田弘光帶著日軍,又一次包圍了趙崢嶸,這次是在公共租界區,日本鬼子兵的突然出現也確實讓趙崢嶸感到意外,心道這日本人的鼻子咋就這麼靈,自己剛在這個地方落腳,日本人就追上來了。
但事到如今自己可是不能坐以待斃,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看來今天隻有舍命一搏,殺出一條血路出去了,歸根結底隻有一個條,就是不能成為日本鬼子的俘虜。
想到這裡趙崢嶸和二憨子,就利用房屋周圍的建築物做掩護,兩個人交叉掩護,和日軍展開激戰,一經交火武田弘光這一邊雖然人多,但是由於地形原因,一時間也無法展開隊形進行全麵圍堵。
再者這裡畢竟是公共租界,要是傷及無辜,打死打傷他國僑民那可不是鬨著玩的,所以武田弘光指揮手下進攻的時候,也是畏首畏尾投鼠忌器,想吃豆腐還怕燙嘴。
這樣也無形中給趙崢嶸和二憨子,爭取了突圍的機會,兩個人用手槍射倒衝到門口的兩個日本鬼子兵,利用這個機會就衝出房間翻身上房。
由於這裡是平房區,兩個人就在房頂上串房越脊,一邊躲避日軍追兵在胡同裡,向他們射過來的子彈,一邊向德國大使館的方向移動。
趙崢嶸知道這個時候,隻有躲進德國大使館裡麵,日本鬼子兵就拿自己沒有辦法了,可是日本人似乎也看出來他們的企圖,馬上改變戰術,把附近的區域都包圍起來了。
這樣的結果是趙崢嶸他們倆的退路,被日本鬼子兵封鎖了,可是日本人一時間也沒有辦法,靠近拘捕對象抓人,如今兩方麵就這樣對峙起來,兩夥人就這樣陷入了僵局,外麵的人進不來,裡麵的人也出不去。
突然趙崢嶸匍匐在房頂上,看見一個日本軍官正在指揮日軍,占領各個要點準備把自己牢牢困在此地,居高臨下的趙崢嶸仔細一看,這個日本鬼子軍官,正是自己的老同學武田弘光。
此時就連趙崢嶸自己都感覺到無奈了,從東北到上海,自己仿佛是和眼前這個日本人,像一團亂麻一樣纏繞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就像是兩塊吸鐵石,無論是去哪裡都能相互吸引碰到一起。
不過今天自己要不想點辦法,沒準還真要栽在,自己這位老同學身上,趙崢嶸知道這裡不是安慶醫院,武田弘光短時間內,還是沒有辦法控製周圍的局勢的。
看來隻有等到天黑以後,借著夜色的掩護,在想辦法跳出日本人的包圍了,可是自己和二憨子兩個人,此時身上的彈藥不多了,如果武田弘光不停的用車輪戰術,對兩個人進行襲擾,那麼很快自己和二憨子兩個人,就會進入山窮水儘彈儘糧絕的地步。
所以現在自己得想一個辦法,先拖住武田弘光,讓他暫時停止對自己的進攻,想到這裡趙崢嶸就躲在,房頂上的角落裡,向武田弘光喊話。
由於趙崢嶸隱蔽的地方,和下麵的武田弘光,所在位置形成一個死角,趙崢嶸能從建築物的縫隙中,觀察武田弘光,但是隻要趙崢嶸不抬頭,下麵的武田弘光,就隻能聽見聲音看不見人的具體位置。
這種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局麵,一時間讓武田弘光感覺,心裡極其不舒服。
可是武田弘光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趙崢嶸是一個十分狡猾的家夥,稍不留神他就能在極其縝密的防守中,尋找到對方的破綻,然後在圍追堵截中,跳出去逃之夭夭。
所以隻要是聽見你趙崢嶸的聲音,就說明你一直在我的手心裡,等到你山窮水儘的時候我在收網,反正我有的是時間和你耗著。
武田弘光的這個心理,現在對於趙崢嶸來說,那是正中下懷,他對自己的老同學武田弘光是了解的,他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在振武學校讀書的時候,這個人做每件事情都表現出,嚴謹的工作態度,如果是沒有把握或者是成功的幾率不大,那他是絕不會輕易出手的。
所以今天趙崢嶸就抓住了,武田弘光的這個性格因素做起了文章,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拖延時間,隻聽趙崢嶸說道,武田君我總是感覺咱們倆人,可能是上輩子有什麼牽扯還沒有了斷,要不然怎麼這輩子,總能在一起共事,咱們倆人可算是知音了,接著就讀了一首詩。
摔碎瑤琴鳳尾寒,
子期不在與誰彈?
春風滿麵皆朋友,
欲覓知音難上難!
這首詩歌講述的就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
接著趙崢嶸就開始,給武田弘光講故事了,話說,俞伯牙遇到樵夫鐘子期之後,就將鐘子期視為知音。
畢竟,隻有鐘子期能聽得懂,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俞伯牙演奏結束後,便和鐘子期談天論地,把酒言歡。
兩人越聊越投機,互相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俞伯牙和鐘子期拜為兄弟,並且約定每年的中秋節都要來此相會。
和鐘子期分彆的第二年中秋,俞伯牙按照約定來到了漢陽江口,俞伯牙等了很久,依然沒有見到鐘子期的影子。
於是,俞伯牙席地而坐,希望通過自己的琴聲,能召喚來這位知音。
他彈了很久,依然不見人來,到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過路的老人,打聽鐘子期的下落,這位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在不久之前,因身染重病而去世了。
臨終前留下遺言,讓人把墳墓修在江邊,等到每年八月十五相會時,都可以聽到俞伯牙的琴聲了。
聽了老人的一席話,俞伯牙萬分悲痛,按照老人的指引,俞伯牙來到了鐘子期的墳前,俞伯牙席地而坐,用淒楚的琴聲演繹了一曲《高山流水》。
彈完,俞伯牙挑斷了琴弦,並長歎一聲,把自己心愛的瑤琴摔在了石頭上,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經不在人世了,那麼我彈琴還能給誰聽呢?
講到這裡趙崢嶸突然問,不遠處的武田弘光,老同學你我可算得上是知音了,但是彆人是相愛,咱們卻是相殺,這難道不是一場悲劇嗎。
我倒是希望你是鐘子期我是俞伯牙,咱們也可以,來一段高山流水尋知音,可是你這個鐘子期,如今卻變成了刺客豫讓,一心隻想殺了我這個趙王了。
不過作為老同學你追殺我的決心,要我看可是從來沒有改變過,這《史記》中記載的四位刺客,專諸刺僚、那是在伍子胥的唆使下,藏魚腸劍於魚腹之內,以進獻魚炙為名,刺殺了吳王僚。
至於這個聶政刺韓王嗎,那就是為朋友兩肋插刀了,再說豫讓刺趙王,整個一個士為知己者死,為了給智伯報仇,不惜吞炭毀麵,塗廁所伏於橋下行刺趙王。
最後咱們在講講荊軻刺秦王,講的是荊軻帶著督亢的地圖過易水來到秦國,麵見秦王嬴政,圖窮匕見殺得秦王繞柱而奔。
他們的信條都是士為知己者死,以視死如歸的氣魄,和撼動山河的壯舉,在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俠義之名,使自己的英名萬古流芳。
但是這話又說回來了,武田君你我是昔日同窗,也曾一起爬冰臥雪戰酷暑鬥嚴寒,遙想當年求學之時,序齒弱冠年少輕狂,昔日齷齪不足誇。
可是你我這師出同門的情義還是有的,卻不知今日之苦苦相逼,究竟是出自那般緣由呢。
難道武田君你是想效仿古人,也想像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一樣,到處追殺我嗎?
不過武田君我趙崢嶸思來想去,都覺得我既不是趙王也不是韓王,既不是吳王也不是秦王,你也犯不著不遠千裡,來到這裡刺王殺駕不是。
武田弘光一聽趙崢嶸今天倒是來了興致,在這裡和自己信口開河,胡言亂語開始擺起龍門陣來了。
然後命令手下不要開槍,也來了興致,就向著趙崢嶸發出聲音的方向大聲說道,趙桑,你說的沒錯,咱們兩個人本是同窗好友,但是怎奈何你我都是軍人,有道是受命之時忘其家,今日你為楚臣我為漢將,實乃是各司其職罷了。
但是如今趙桑你已經插翅難逃了,我還是那句話,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有過之無不及,隻要你能放下武器舉手投降,為我們大日本帝國服務,我武田弘光作為你的老同學,必將為你牽馬執蹬掃榻相迎。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趙桑還是執迷不悟,那麼我隻好下令開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