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陽並未就此結束,而是繼續手動輸入指令,進行二次和三次的重複加工。
經過數次輪廓切削,鋼胚上的廠徽圖案越來越清晰,邊緣也越來越光滑。
三分鐘後,加工結束,林陽小心地取下鋼胚,把它遞給李書記。
李書記接過來,驚訝地發現圖案上的每一條線段、每一個圓弧都切割得無比精準,厚薄均勻,完全看不出毛邊或毛刺。
“簡直和用畫筆畫出來的一模一樣!”李書記由衷讚歎。
“不僅如此,你看這裡的平麵度和輪廓公差都很高,可以達到五級工件的標準。”
“什麼?五級工件?”楊廠長瞪大了眼睛,“這已經超出一般鉗工的能力了!”
林陽謙虛地笑了笑,他知道還需要一個更難的測試才能完全驗證數控機床的加工極限。
於是林陽換上了一塊全新的鋼料,這一次,他輸入的加工指令變得複雜了幾倍。
主軸開始高速旋轉,刀具在x軸和y軸上快速擺動,很快就在鋼料上切割出了一個造型複雜的曲麵。
“這是這是一個航空發動機的葉片!”一個軍校學員瞪大了眼睛。
“林工居然選擇加工航發動機的葉片來測試機床!”
“這也太難了吧!葉片的曲麵不是普通的複雜曲麵可以比擬的。”
大家都被林陽的決定驚呆了。
航空發動機葉片是一種典型的空氣動力學複雜曲麵,對其成型質量要求極高。
普通機床很難加工出理想的葉型曲麵。
但此時此刻,在眾人緊張注視下,數控機床正勤勉工作,主軸高速轉動,刀具在數控係統精確控製下快速運動,一點點在鋼料上雕琢出理想的葉型輪廓。
一分鐘對在場的所有人來說都漫長如幾個小時,他們神情緊張,目不轉睛地盯著機床上的每一個細微變化。
在刀具細密的切削下,鋼料逐漸成型出一個微小的葉片輪廓。
林陽全神貫注地操控數控係統,精確輸入每一個坐標值、每個角度參數,確保葉型曲麵能夠切削出最優的空氣動力學效果。
這需要他對流體力學和葉片設計方麵擁有非常紮實的知識積累,才能編寫出如此精妙的數控程序。
在林陽的計算和控製下,主軸和刀具就像有了生命一般,在鋼料上翩翩起舞。
5分鐘後,一個造型精美的微型航發動機葉片已經成形,它的整體曲麵光潔流暢,完美呈現了理想的空氣動力學曲線。
“成功了!”林陽長出一口氣,小心翼翼地拿起葉片樣品仔細檢查。他拿出精密的千分尺進行測量,結果令他欣喜不已——各項尺寸誤差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已經達到可以完成七級工件的程度了。”林陽笑著將葉片遞給李書記。
一時間,整個車間鴉雀無聲,仿佛能聽見掉落的針頭聲。
然後,嘩然的討論聲響起,所有人都在激動地議論紛紛——這個機床不僅可以自動加工,還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七級工件,這對他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李書記激動得手抖個不停,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件精巧的葉片樣品和千分尺重新測量,生怕有任何差錯。
但當他一一對照尺寸後,臉上流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結果真的都在誤差範圍內!”
“成功了!我們成功了!”接下來,歡呼聲、掌聲乃至口哨聲此起彼伏,整個車間沸騰了。
大家爭相圍攏來看那件奇跡之作,都被其精妙的幾何造型和精準無比的加工質量深深震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