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時。
嬴政把捐款的銀兩,用作修築長城的事宜,與眾大臣們講了。
許多大臣麵麵相覷。
這.......
捐贈銀兩?
修築長城?
抵禦匈奴?
大臣們一時沒人出聲,都在觀望,不想做出頭鳥。
而昨天,已經“自願”捐贈銀兩的大臣。
則是不甘於自己捐款,而彆人不用捐,當即出列說道。
“陛下,臣以為此事可行。”
“為陛下分憂,為建築長城,抵禦匈奴出一份力,是臣等的榮幸。”
“臣等願意捐款。”
有昨天已經“自願”捐款的大臣站出來,其他的大臣們也紛紛表態。
“臣也願意捐款。”
“臣也是。”
“臣也一樣。”
嬴政見此,說道:“好,眾卿的心意,朕都看到了。”
“下朝後,眾卿可回府,著手準備捐贈的銀兩。”
“準備好後送入宮中。”
眾大臣:“諾。”
出宮後,眾大臣們就立即回府,命賬房準備銀兩。
賬房小心翼翼的問道:“大人,不知......要準備多少銀兩?”
這........
大臣一時間也沉默了。
陛下也沒說要他們捐多少銀兩啊........
他們也沒問。
當時其他大臣也隻說願意捐贈,也沒給個具體的數額。
這下可怎麼辦?
要捐多少?
捐多少才合適?
要是捐多了吧,他心疼。
捐少了,他又擔心在陛下麵前抬不起頭來。
萬一被彆的大臣知道了,嫌棄他摳摳搜搜的可怎麼辦?
要不.......捐個五百兩?
不不不!
五百兩會不會太多了?
要不再少點?
三百兩?
大臣覺得捐贈三百兩,應該也不算少了。
於是吩咐賬房:“準備三百兩,我親自送入宮中去。”
賬房:”是,大人。”
同樣的一幕,也發生在其他大臣府中。
每一個大臣都拿捏不準,到底捐贈多少銀兩合適。
有的捐贈兩百兩。
有的捐贈三百兩。
也有的捐贈三百五十兩,甚至更多。
準備好銀兩後,大臣們又趕緊送入宮中去。
剛好在宮中又碰在了一起。
其中一位大臣,偷偷摸摸的詢問另一位大臣。
“哎?不知你準備了多少銀兩啊?”
另一位大臣說:“也不知夠不夠,我就準備了五百兩。”
“什麼?五百兩??!”
因為太過於震驚,大臣的嗓音都沒能控製住。
另一位大臣疑惑的看著他:“怎麼?還是太少了嗎?”
“這已經是我府中能籌備出來的,最多的銀子了。”
“再多我可就真沒有了。”
才準備了二百五十兩銀子的大臣:什麼?
你準備了五百兩還嫌少??
那我這算怎麼回事???
大臣生怕自己準備的銀兩,說出來會被嘲笑,當即說道。
“哪裡哪裡,五百兩已經不少了。”
“下官囊中羞澀,拿不出這麼多銀兩,隻有區區四百兩。”
“比你的還少上一些。”
幸好他出門前做了兩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