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全的詢問,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隻有一片沉默。
但他並未因此而生氣,反而心頭湧上一股寬慰之感。
他明白,兩名飛行員之所以選擇沉默,是因為他們深深理解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他們寧願沉默不語,也不願輕易給出一個不確定的回複。
軍人習慣用“保證完成任務”來響應上級,但石全並不喜歡這樣的回答。
保證不能隨口一說,必須要有能力去實現才行。
否則便是一種不負責任、敷衍了事的態度。
那些口頭上答應得很好,實際做不到的人,隻會誤事。
而不輕易表態之人,才真正值得信任,他們雖然不多言,但行動起來卻會堅定不移。
此時,兩位飛行員一言不發,恰恰表明他們都是行事嚴謹的傑出飛行員。
石全的神情依舊嚴肅,但說話的語氣緩和了許多
”我明白你們心裡想著什麼,但你們必須清楚,無論有多大困難,計劃都必須實施。
隻有成功地布設出陣法,才能粉碎敵人的陰謀。
把那些邪惡的生物牢牢困在沙漠海中,讓它們無法逃脫,不再對國家和人民造成威脅。
我們也才能因此擺脫困境,全力去消滅隱藏在暗處的敵人。
你們能做到什麼程度,就儘量去做,做不到的也不要勉強。
等我完成陣腳的布置後,會跟你們一起投放陣基。“
石全的這番話,既是在做飛行員的思想工作,也是因時而變,對布陣計劃進行了相應調整。
惡劣的天氣條件,令他不得不采用減少陣腳數量的辦法,來節省時間。
如此,他就可以快速完成陣腳的布設,隨後增援兩名飛行員,以確所有保陣基能成功投放到位。
兩名飛行員難以做到的事情,他卻能輕鬆完成。
隻不過,這樣布置出來的陣法,宛如一個脆弱的蛋殼,存在著致命破綻,那就是極容易破解。
但如今的狀況,想要儘善儘美,已是奢望。
隻要能將陣法成功啟動起來,就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同時,也能化被動為主動。
陣法一旦啟動,敵人勢必會從襲擾轉變為破陣,而己方變成了阻撓和乾擾。
敵人破壞某個地方,就迅速進行修補,並對敵人展開淩厲的攻擊。
修補的同時,持續完善真假陣腳,從而加大破解難度,直至敵人無計可施。
這樣布陣,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前期是縮短了時間,但陣法會斷斷續續生效,總的耗時也會大大增加,戰鬥將持續不斷,變得異常激烈,所有人都得不到喘息,會相當辛苦。
但此時此刻,已無法顧忌太多,將陣法成功布置出來,便是勝利的曙光。
石全的這番話,恰似一針強心劑,給兩名飛行員注入了澎湃的信心。
總組長的弟子不再緘默,毅然決然地表明了態度
“總指揮,請你放心,不管環境多麼艱險,我必會竭儘全力完成任務!”
借調的飛行員沒有直接應承,而是提出了一個條件
“總指揮,如果我能活著完成任務,能不能加入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