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類事情,龔部長已然司空見慣,稍作思索後問道:“條件差距很大嗎?”
“差距並不算太大,目前是正團職,上校軍銜。”
鐵新良又一次使出了逐漸滲透、步步為營的策略。
果然,龔部長不以為意地說道:“嗯,這條件確實稍顯不足,不過,也還算正常,讓所屬部隊給予一個嘉獎,不就可以了嗎。”
“你說的辦法,萬山自然知曉,我也跟所屬部隊打過招呼。主要問題是此子的學曆稍低、軍齡較短、年齡太小。”
聞聽此言,龔部長眉頭不禁微皺,心中暗道:“這差距難道還不大?鐵老莫非是老糊塗了不成?”
儘管覺得此事有些過分,但他並未心生厭惡,隻因他對鐵新良甚是了解。
雖說近年來,鐵新良有些居功自傲,但行事仍頗有分寸。
為了兒孫們,他沒少討要官職,卻都在合理範圍之內。
況且,乾此等事者,並非鐵新良一人,他自己亦是如此。
沉默須臾,龔部長沉凝開口:“年齡未滿四十?”
他這般發問,自是深知軍銜晉升的期限。
依軍銜條例,通常而言,自十八歲入伍起算,每晉升一級至少需四年時間。
即便有鐵新良暗中襄助,屢屢破格擢升,晉升少將起碼也需二十餘載軍齡。
四十歲便可成為少將,於軍中已實屬罕有。
當然,此乃和平時期之規定,若遇戰時,則另當彆論,會根據需要火線提拔。
“並非四十,而是十四。”
“啊!”
鐵新良報出石全的年齡,電話聽筒中即刻傳出龔部長的驚呼聲,震得他耳膜嗡嗡作響。
緊接著便是龔部長的高聲抱怨:“鐵老,你莫不是在說笑,我可沒工夫與你閒扯蛋。”
此種情形,鐵新良早有預料,故而,他對龔部長的態度不以為意,緩聲說道:
“龔部長,我鐵家正麵臨重大危難,值此緊要關頭,我豈有心思與你說笑。
我之所求,關乎國家大事。
老夫僅想趁著尚有餘力,為國家儘最後一份綿薄之力,挖掘賢才,培育能臣。
我知道此舉不合規矩,但於己無益還需擔責的事情,除了你我,還有何人能做。
一切的不是,皆由老夫與萬山承擔,隻要你不反對便好。”
鐵新良的一番話語,使得龔部長的火氣瞬間平息。
他並非是因為感動,而是腦海中突然閃現出一個少年軍官的名字。
於是,他脫口問道:“鐵老,你所說的少年英才,莫非就是鐵拳特戰隊的小總教官?”
他這一問,著實讓鐵新良感到有些意外。“哦!你知道小總教官?”
鐵新良的回話雖是疑問,卻充分表明,他欲提拔之人,正是小總教官。
龔部長毫不掩飾,坦率地說道:
“我怎會不知,犬子就被我安排在安寧市軍分區,他常常向我提及小總教官,將其描述得神乎其神。
隻是,即便是小總教官這般絕世奇才,條件也相差甚遠。
畢竟,如今是和平年代,軍隊再怎麼重視人才,也不能破格晉升一個孩子為少將。”
儘管遭到拒絕,鐵新良心中卻是一陣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