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又是發的什麼瘋?”
“緊急傳召我等,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嗎?”
趕來的太子爺,見著負手在大殿中央來回踱步的朱高煦,喘著粗氣、神情中帶著絲絲焦急之意,出言問出心中的疑惑。
不怪他這般鄭重。
主要是方才進宮之前,兵部尚書金忠拜訪於他,與之講述了關於朱高煦拜訪的緣由,詢問他的意見。
而他還沒來得及發表自己的看法,就收到老二的傳令,急匆匆的召集他進宮。
聯想著金忠的言語,配合著老二的如此作態。
他如何能夠不鄭重、不焦急?
負手而立、來回踱步的朱高煦,聽著耳邊傳來的熟悉詢問之聲,將他飄遠的思緒給拉扯了回來,伸手指了指早已為兩人準備好的太師椅,沉聲道:
“老大,夏老頭,你們都來了啊!”
“行,都坐吧!”
隨後,他亦將自己的太師椅從高台給搬了下來,放在兩人的麵前自顧自的坐了上去,繼續開口道:
“事情到確實是個大事。”
“說急也不算急,說不急也算急。”
“主要是此事,我心中有些忐忑,不敢獨自拿意見,也想聽聽二位的高見。”
此言一出。
急匆匆前來給累的夠嗆的兩人,不由的狠狠白了朱高煦一眼,心中很是無語。
什麼玩意啊!
說急也不算急,說不急也急。
那這到底是急還是不急?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來都來了,亦知曉朱高煦混不吝色的性格,索性也懶得與之計較,轉而開口問道:
“老二”
“到底什麼事情,你倒是說唄。”
“彆擱這裡藏著掖著了,我們大夥都到了。”
聽了這話,朱高煦目光不由的看向戰戰兢兢半個屁股坐在太師椅上的戶部尚書夏元吉,又指了指麵前的一堆奏章,言語之中帶著絲絲無奈之意,道:
“老大夏老頭。”
“你們兩人也知曉咱們大明國庫是什麼情況.”
“遇到這麼一個坑兒子的爹。”
“昨日夏老頭又在我的麵前哭窮,明裡暗裡的暗示我,國庫空虛、又沒錢了。”
“此番事情上,我算是真正的看明白了,朝政有內閣處理,貌似老頭子推我為上監國的位置,我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一些改變,唯一能夠實施下去的就隻有自己想辦法搞錢。”
“你們說是不?”
言罷。
朱高熾和夏元吉兩人下意識的回望了彼此一眼,臉上不約而同的露出一絲尷尬之意,心中不禁升起一陣感慨。
可不是嘛!
老二這混蛋後知後覺的總算是回過味來了。
不過心裡知道是一回事,怎麼說又是一回事。
雖大家心知肚明,但話卻不能夠直截了當的說。
短暫的沉默之後,朱高熾瞥了其一眼,伸手饒了饒頭,應道:
“老二”
“這這這”
這了半天,太子爺也沒有憋出一個有用的話來。
倒不是他不想說,而是思來想去,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說的太直白吧!
又有些傷人的自尊心,怕老二直接撂挑子不乾了。
說的含蓄點吧!
以他對老二的了解,其混不吝色的性格,保不準又給他挖坑,老頭坑老二,老二又借機坑他。
畢竟夏元吉不知道,他可是知道今日老二去找金忠說了些什麼話。
自然明白朱高煦的緊迫之感從何而來,又為何會說出這般的言語來。
見此情形,朱高煦如何猜不到太子爺心裡在想什麼?
對此事上,也懶得與之計較。
隨即,他瞥了朱高熾一眼,大手一揮,道:
“行了。”
“老大就彆糾結、擔心了。”
“就你東宮過的日子,那三瓜兩棗我沒那個讓你往外掏錢的意思。”
說著,他轉頭又看向一旁沉默不言、神情略顯有些緊張尷尬的夏元吉,繼續道:
“夏老頭”
“你也甭擔心,我更沒讓你掏錢的想法。”
“話說.你也掏不出多少。”
聞言,朱高熾和夏元吉兩人,不免鬆了口氣。
倒不是兩人小題大作,主要是方才朱高煦看向兩人那幽怨、飽含深意的目光,再配上那樣的言語、性格,兩人如何能夠不緊張?
“那老二、漢王爺”
“你這打算怎麼搞?”
“需要我們做什麼配合?”
感受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朱高煦沉吟了片刻,瞳孔之中的雙眸不由的眯了眯,出言道:
“昨日一聚之後,本王可謂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安心。”
“索幸、黃天不負有心人。”
“讓本王想到了兩個辦法,且都是能夠長久下去,可謂是妥妥一隻下金蛋的雞,這不趕緊召集你們二人過來相商。”
能夠長久‘下金蛋’的雞?
聞言,太子爺和夏元吉兩人,神情皆是沒來的一震,低垂著的腦袋猛然抬起,雙眸直勾勾的看了過去,臉上儘是難以置信的錯愕之意,下意識出言問道:
“老二漢王爺.”
“此言是真的?”
“真的有這樣的辦法?”
“來來來究竟是何種辦法,趕緊說來聽聽說來聽聽。”
言罷。
兩人全然一副迫不及待、及一臉好奇的模樣看向朱高煦。
見狀,朱高煦則沒有多言,將之前自己整理好,準備的兩份計劃書,遞於兩人的麵前,沉聲道:
“辦法已規整於上麵。”
“不過.隻是我一些淺顯的前期計劃。”
“你二人好生的看看,可有什麼地方需要改動,或者是否有好的建議、不同的意見都可拿出來一起探討一番.”(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