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這話。
眾人皆是不由自主的下意識的看了彼此一眼。
怎麼跟天朝威嚴、仁德、仁慈又扯上關係了。
“我有時候很好奇。”
且草原之地,哪怕是想要將大明百姓給遷移過去,都沒有人願意去。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不是.你們告訴我,大國威嚴在哪裡?”
“到是不是我們沒有想過,將所占領之地給納入我們國家的版圖,問題是如此花費的代價.對比算起來,完全就是得不償失,沒有任何意義。”
“為何從來都是彆人說上幾句好聽的、低個頭,拿著一點打發叫花子的東西,你們一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
“一箭幾雕的事情,為何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做過?”
看不起這些個蠻夷,也不認為這些個蠻夷有什麼好東西,同時推行所謂的什麼仁政。
見眾人不說話,以及臉上露出的神情,朱高煦心中瞬間了然,也知道他們心中在想些什麼。
“問題是你們大夥真的,有把這句話當一回事嗎?”
還不是所謂的大國威嚴。
“難道你們.就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在勝利之中除了所謂的名譽之外,賺取足夠的利益嗎?”
“每一次戰爭、打仗,彆人隻要一認輸、一投向、一俯首稱臣,好好好就當什麼事情都沒有,屁顛屁顛的接受彆人的俯首稱臣、認輸。”
“然後放彆人一條生路.”
一個個問題、言語,將血淋淋的事實給擺在眾人的麵前。
“貌似都沒有吧?”
完全就是得不償失的問題。
戰爭所能夠賺取的利益,不就是國土麵積的增大嗎?
問題是就草原那塊地方,就算是將所規劃、占領的地方納入了大明的國土又有什麼用?
不僅僅要耗費人力物力去守護,且收益和付出還完全成不了正比。
聞言,朱高煦不置可否地臉上露出一絲冷笑,像看傻子一樣的瞥了眼前的三人一眼,沉聲應道:
“老二此事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為何不讓他們按照我們所寫的東西稱臣納貢,讓他們雖不割地,但得賠償我們的戰爭損失?”
“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反倒是會拖累我們大明的發展。”
付出多如牛毛、收益少的可憐。
“既然倭國也罷,韃靼、瓦剌也好,這些個國家既然尊我大明為天朝、宗主國,俯首稱臣納貢.而這些人又動不動得侵襲邊境,甚至是打仗。”
“頭發長、見識短。”
戰爭賠款?
“問題是麵子能夠當飯吃,還是能夠少打幾場仗,甚至是讓這些個蠻夷不入侵我大明邊境,不掠奪、虐殺我們大明百姓?”
賠償所有的戰爭損耗和損失?
付出相應的代價?
一時之間眾人不由的眉頭皺的更緊了起來,一臉難以置信的看向朱高煦。
“所謂大國的威嚴、仁慈、你們可知道真正意義上怎麼來的嗎?”
“戰爭彆人想打就打,想結束就結束”
“漢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