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因果沒問題,為何目的卻不能夠這般簡單?
難道打仗還能有彆的目的不成?
或者說話有彆的什麼說法?
想到這裡,三人臉色不由得變了變,儘是麵露好奇之意看向朱高煦,想要聽聽他能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的言論來、或者有著什麼樣的詭辯。
聽聞這話,朱高煦不置可否的聳了聳肩,嗬嗬一笑道: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當然這般想法,不過是一個可笑妄想罷了。
“這也是朕為王爺之時,太祖皇帝讓我守衛邊疆對我說的話。”
“打仗.打什麼仗,打仗有那麼香,那麼舒服嗎?”
“為此,又何必問出這般傻乎乎的言語來。”
“長此以往下去真的對大明江山社稷好嗎?”
過了許久之後,朱棣率先回過神來,看向朱高煦的目光也慢慢變的柔和,饒有興趣的打量了其片刻,臉上露出一絲好奇之意,出聲問道:
“從而補貼我們打仗所帶來的消耗。”
見狀,朱高煦笑了笑,嘴角泛起一絲冷意,沉聲道:
“我們打仗的原因是韃子、瓦剌的虎視眈眈,野心昭然若揭。”
“太祖皇帝將韃子、瓦剌、驅趕回草原,而這些年以來,遠在漠北的瓦剌、韃子,從來就不曾有過一刻甘心過。”
“為何打仗,為何一定要遠征漠北。”
讓眾人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陷入了沉思之中,臉上神情不時變幻。
“說的好,說的太好了。”
“老二,你有良策?”
“一直對我大明江山虎視眈眈,時常襲擾我大明疆土,企圖鐵騎南下傾覆我大明,入主中原。”
場中寂靜無聲。
“但這不能夠隻因這些個事情來勞民傷財,在戰爭、打仗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想想在達到目的的同時,如何在戰爭中謀取最大的利益。”
想到這些個事情,一時之間眾人臉上的神情都不好看,饒是方才對朱高煦有著滿腔怒火的朱棣,也找不到言語來反駁、嗬斥。
如今被朱高煦一語戳成,將血淋淋的真相擺在眾人的麵前。
“不能每一次勝了,之後就招安.甚至是接受其投降。”
讓人不禁腦海之中回想起,大明立國這麼多年以來,曆經幾任帝王嘔心瀝血的發展曆程,貌似整個大明的國庫從來沒有強盛過,且慢慢還有著走下坡路的趨勢。
“總算是有人說出了他,這麼多年想說而不敢說的心聲了。”
“打仗穩定邊疆是目的,卻不是我們的戰略目的。”
“原因、因果無懈可擊,沒任何問題。”
“這個問題.我知道,同時也清楚。”
“想來這也是夏老頭一說著打仗,就頭疼、反對、勸解、拖後腿的原因,因為這般致使國庫愈來愈空虛,百姓民不聊生,甚至天下發生了災禍、朝廷都沒錢救濟,為錢財銀兩愁白了頭。”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朱棣:“說人話!”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