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箭刃的缺點在於,箭杆的產能太過於低下,損耗且極為大。
“老二”
“意思說就如今的產量還能夠提高?”
“一遍.不行就來兩遍兩遍不行就來三遍”
沒辦法。
“我估計,一旦咱們連著幾輪箭雨犁地,保準將這些個賊寇給打的哭爹喊娘,找不到東南西北、一片哀嚎之聲響徹天際。”
“想想以後,那些個敢時不時襲擾我大明邊境或沿海地區的賊人。”
對麵質問,見著一眾再次被震驚的久久無法回過神來的幾人,重重的點了點頭,道:
與此同時,眾人的心中也不免升起了一陣疑惑、好奇之意,就他們對朱高煦的了解來說,眼前這人為何能夠做出這些個東西來?
如此鬼斧神工之物啊!
沉默了半響之後,坐在椅子上的朱棣深吸了幾口大氣,神情亦是變的無比鄭重,不由的出聲問道:
而對待騎兵,最好的手段則是箭刃齊射,亂箭穿心。
徹底的懵逼了!
這麼些年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想要解決箭杆製造數量的問題。
就一天一百多根的數據,還隻是保守的結果?
還真的能夠提高?
按照老二的意思,整不好一天能夠上二百四十根?
我的天啦!
究其緣由、騎兵靜如兔、奔如雷,機動性太過於強勁了。
所以.這些年甭看朱棣據守北方,與瓦剌、韃子交手次數數不勝數,但兩方人馬來說.沒有一個真正的贏家,都是半斤八,都差不多。
什麼玩意?
他們沒見過世麵?
如此都能扯到這個上麵去嗎?
騎兵一直是漢人或者說是中原王朝的弱項。
雖老二這家夥性格混不吝嗇,但就眼前的東西,不可否認真的算是一件任誰都無法抹去的破天之功。
而這個古今中外的難題,則是被朱高煦給解決了,且保證後期他們不用擔心箭杆的問題,無比直白的告知可箭雨犁地。
“咱們一家人實話實說,眼前之物,你是如何想出來的?”
“一旦這些個機械能夠持續不斷的製作.”
“嘖嘖嘖那感覺,那酸爽。”
從如今的戰場局勢來說,整個天下隻要是視野開闊之地,就是騎兵的天下,是天生的霸主。
箭雨犁地?
“嘿嘿.保準讓他們知道,花兒是怎麼樣紅的。”
但饒是朝廷花費了重金,結果卻是依舊不是多麼的理想。
“其實之前章上雲說的數據,還是相對而言較為保守。”
這是什麼概念啊!
眾人:“??????”
見著場中的氣氛緩解,太子爺目光掃視了全場眾人一眼,之後定格在朱高煦身上,沉聲道:
“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能不能莊重、穩重一些?”
何奈終究難以如人意。
“我要說做夢,都是夢裡彆人教我的。”
“你們信嗎?”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