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著一眾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金善一張老臉卻是沒有絲毫變化,很是不屑的與那些個看自己笑話同僚回望了過去。
其大體意思則是,讓那些個同僚有本事自己上。
麵對金善目光中的挑逗、挑唆,一個個原本與之對視群臣,不由微微老臉有些發燙,收回了與之對視的目光。
頃刻間。
仿佛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杵於高台上的朱高煦和朱高熾兩兄弟,將台下一眾群臣的神情儘收眼底,而後不禁彼此對望了彼此一眼,眼底閃過一絲耐人尋味之意。
同時兩人又不約而同衝夏元吉投去感激鼓勵的目光。
過了好一會。
朱高煦定了定神,率先出言打破了殿內詭異而寂靜的氣氛,沉聲道:
“唔”
“挺好。”
“金大人迷途知返,實乃不錯。”
“就方才太子爺的提議,不知爾等可還有異議?”
“如果沒有異議,就請諸卿與咱們兄弟二人,一同去會一會倭國使臣可好?”
聽了這話。
殿內的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老老實實的搖了搖頭,異口同聲回道:
“啟稟太子殿下,漢王爺”
“我等沒有任何異議,一切僅憑太子殿下和漢王爺做主。”
得到確切答複。
朱高煦和朱高熾兩人,滿意的頜了頜首,衝著門外大喝一聲道:
“來人.”
“速速前去使臣驛站,宣倭國使臣覲見。”
禦書房內。
不多時。
在奴婢的宣召下,第二次倭國使團到來。
由於上次,朱高煦以雷霆手段,將出使應天府的倭國人,給殺的殺、廢的廢,隻留有一個回倭國報信和帶骨灰盒回去的人,此般舉動,讓倭國原本對於大明朝廷的鐵血手段,有了清晰的認知。
以至於,此次第二次前來大明出使倭國使團也學乖了,收起了囂張氣焰和情緒。
一路走來,在大明境內可謂是老實的不像樣子。
完全沒有半分的囂張跋扈,對待任何人都是彬彬有禮。
入內的一眾倭國使團,待見到杵立於高台上的朱高煦和朱高熾二人,沒有絲毫的猶豫,恭恭敬敬的跪拜了下去,衝著兩人行禮道:
“參見太子殿下,漢王爺。”
此人不是彆人。
來人正是此刻,倭國權勢滔天,將整個倭國皇室給玩弄於股掌中足利義滿的親兒子,亦是倭國曆史上繼足利義滿之後的,第四代將軍的足利義持。
此人亦是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野心家、一代梟雄人物。
在自己親爹足利義滿被皇室給暗算致死後,脫穎而出依舊把持著整個倭國皇室,將整個倭國皇室給壓製下去的人物,同時亦以雷霆手段血洗了不少人。
為自己父親足利義滿報仇的人。
算是穩定了,其父親忽然死往,帶來的家族動蕩,讓整個足利家族,依舊在倭國如日中天,把持倭國朝政的人物。
見著行禮的足利義持。
朱高煦不禁微微有些側目。
說實在的,他做夢都沒想到,此次第二次倭國使團,帶隊之人居然是此人,倒真的讓他略顯有些愣神。
同時對於此次倭國使團第二次主動出使大明的目的,也不免有些好奇了起來。
不出意外的話。
怕是此次,倭國應該所圖甚大。
肯定是懷有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來,畢竟足利義持、可是作為足利家族的領軍人物,想來足利義滿也不可能舍得讓其這般冒險。
為此。
不禁讓朱高煦略顯有些好奇了起來。
究竟是什麼樣的事情,或者究竟什麼樣的利益,能夠讓足利家足、足利義滿和足利義持兩個狐狸,這般鋌而走險。
“免禮!”
而後,他半眯著雙眸饒有興趣的瞥了台下眾人一眼,話鋒突然一轉,沉聲道:
“聽下麵人稟報。”
“爾等遞國書,欲急見本王和太子。”
“不知,爾等此次前來所謂何事?”
聞言,跪伏在地上行禮的足利義持,從地上站了起來,伸手輕輕的拍了拍自己錦袍,簡單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袖,宛如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
短暫的沉吟了片刻,足利義持微微躬了躬身子,道:
“回漢王”
“我等此次前來。”
“其一則是因我國前次的使團,於天朝境內做出這等囂張跋扈行為,嚴重傷害了天朝與我國感情,表示深深的歉意。”
“其二則是,聽說天朝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可將的毒鹽變為雪白精鹽,且口感極佳、無任何苦澀、令人不適的味道,產量也極大,我等為此想與天朝做一筆於我們彼此之間,都互利互惠的交易。”
此言一出。
杵立於高台上的朱高煦和朱高熾兩人,還未來得及發言。
端坐於兩旁的六部尚書,卻是第一時間炸毛了,一個個神情激憤,猛然從太師椅上站了起來,淩厲雙眸直勾勾盯著站在不遠處的足利義持,怒聲嗬斥道:
“放肆。”
“混賬.”
“精鹽技藝,乃是天朝絕密。”
“豈是爾等彈丸小國,可染指、覬覦的!”
“.”
話音未落,朱高煦衝著一臉激憤的群臣擺了擺手,嗬斥道:
“都給我閉嘴!”
“此刻,還輪不到爾等插話。”
聽了這話。
群臣微微一怔,下意識的看向端坐於高台上的朱高煦,作勢就要出言說些什麼。
不過在迎上朱高煦那雙冷厲的雙目後,一個個群情激憤的六部尚書,很是不情願的將到嘴邊的話,給硬生生的強行咽了回去,訕訕閉嘴,未再多言半分。
待嗬斥住群臣後,朱高煦臉上憤怒的神情瞬間一斂,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臉溫和笑意,饒有興趣的盯著台下的足利義持,言語中帶著好奇之意,問道:
“喔?”
“互利互惠?”
“不知是個何種互利互惠的辦法呢?”
“要知道,精鹽提取技藝,乃一個能夠下蛋的金雞。”
“其價值為幾何,想來爾等也清楚。”
“說其乃大明立國之本,國之重器都不為過。”
“爾等有何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我等也好權衡利弊,是否值得。”
本章完
:..cc0
..cc。..cc(www.101novel.com)